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坦桑尼亚晚花剑麻的组培快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龙 1 ; 高建明 2 ; 张世清 3 ; 陈河龙 2 ; 马振川 4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农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4.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剑麻;晚花;组培快繁;激素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7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658-6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剑麻是中国热区最重要的麻类经济作物,中国剑麻主栽品种H.11648经过近五十年的种植,出现了明显的早衰早花现象,给剑麻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实验室从坦桑尼亚引进了几株晚花品种(A.sisalana Perr ex.Engelm)。为了将来能开展品种评比实验和杂交育种,需要对该晚花品种进行组培快繁。为此,我们以晚花剑麻吸芽苗的茎尖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消毒方法、植物激素浓度配比对晚花剑麻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0.1%升汞30 min;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 0.3 mg/L;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IBA 1.5 mg/L。

  • 相关文献

[1]一个Hevein-like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江程记,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易克贤. 2010

[2]剑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抗病种质的鉴定筛选. 郭朝铭,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易克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6

[3]剑麻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吕玲玲,罗萍,徐雪荣,孙德权. 2007

[4]剑麻茎腐病菌rDNA-ITS序列分析. 郑金龙,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 2010

[5]剑麻抗病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Gao Jianming,高建明,Zhang Shiqing,张世清,Chen Helong,陈河龙,Zhen Jinlong,郑金龙,Liu Qiaolian,刘巧莲,Yi Kexian. 2011

[6]广藿香遗传基础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吴友根,吴连花,何际婵. 2010

[7]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的试管微繁技术研究. 赵辉,彭明,王旭,曾会才,陈雄庭. 2009

[8]荆半夏类原球茎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 李先良,赵志常. 2018

[9]荆半夏叶柄一步成苗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 李先良,李居宁,彭春雷,赵志常. 2017

[10]红皮红肉火龙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陈华蕊,何书强,李洪立,党志国,朱敏,冯振翠,杨子琴,陈业渊. 2023

[11]秋石斛新生侧芽中部茎段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陆顺教,易双双,任羽,冷青云,黄少华,杨光穗. 2015

[12]浅析剑麻栽培技术. 习嘉民,谭施北,郑金龙,习金根. 2019

[13]剑麻EST-SSR在丝兰麻和中美麻中的通用性分析. 张燕梅,李俊峰,鹿志伟,杨子平,周文钊. 2021

[14]剑麻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高建明. 2019

[15]剑麻斑马纹病研究进展. 张燕梅,赵艳龙,周文钊. 2016

[16]3个品种剑麻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抗旱性评价. 王春雪,纪中华,李纪潮,潘志贤,岳学文,闫帮国,易克贤. 2014

[17]山地剑麻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陈禄,谭施北,习金根,陈河龙,阮耀礼,方石桂,吴伟怀,郑金龙,黄兴,梁艳琼,贺春萍,易克贤. 2019

[18]H.11648麻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张世清,易克贤,郑金龙,陈河龙,刘巧莲,高建明. 2012

[19]TILLING技术在剑麻中的应用前景. 黄兴,易克贤. 2019

[20]6种杀菌剂对剑麻斑马纹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郑金龙,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习金根,易克贤.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