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草地贪夜蛾对秋玉米为害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新湖 1 ; 陈益生 1 ; 谢锦秀 1 ; 邱良妙 2 ;

作者机构: 1.大田县植保植检站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为害;特性;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20 年 007 期

页码: 184-187

摘要: 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特性和田间种群自然消长规律,明确其对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对不防治田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进行系统观测调查和测产.结果 表明,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全生育期均有为害,为害特性表现为趋嫩性、隐蔽性、世代重叠、低龄幼虫群聚性和高龄幼虫自相残杀等特性.不防治田秋玉米苗期至成熟期被害株率从30.5%增长至97.0%;百株虫量苗期为41~44头,抽雄至灌浆期为72~91头,成熟期为18~23头;为害造成玉米鲜重减产382.2 kg/亩,减产率24.3%,实际经济损失81.5%.

  • 相关文献

[1]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田新湖,陈益生,肖灿荣,邱良妙. 2020

[2]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控制效果. 赵建伟,李建宇,田厚军,刘其全,邱良妙. 2023

[3]3种李树天牛识别、为害及其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黄鹏,余德亿,姚锦爱,王金明,方大琳. 2012

[4]茶黄蓟马在茶梢上的分布调查研究初报. 李慧玲,王庆森,王定锋,刘丰静,曾明森,吴光远. 2013

[5]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在南方鲜食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房娜娜,王煌平,段文龙,韩巍,卢宗云,丁芳,石元亮,依艳丽. 2020

[6]猪粪沼液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 陈钟佃,郭庆,吴飞龙,冯德庆,黄小云,黄秀声. 2023

[7]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8]载体型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郑秀琴,丁洪,张玉树,何新桃,洪曾纯. 2011

[9]沼液灌溉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黄贤贵,林代炎,宋永康,叶美锋. 2015

[10]苏玉29在福建省生态区的适应性表现. 王志纯,廖长见,滕振勇. 2013

[11]滨海围垦地客土施肥方法对鲜食玉米的增产效应. 黄华康,陈山虎,翁定河. 2001

[12]玉米育苗移栽对群体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4

[13]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对闽东红壤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利民,朱爱玲,李昱,黄东风. 2023

[14]基于性诱和深度学习的草地贪夜蛾成虫自动识别计数方法. 邱荣洲,赵健,何玉仙,陈韶萍,黄美玲,池美香,梁勇,翁启勇. 2021

[15]草地贪夜蛾两种重要卵寄生蜂的鉴别及寄生行为. 王竹红,葛均青,刘紫晶,徐腾,贾启兵,何玉仙,黄建. 2020

[16]福建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耐寒性与越冬能力研究. 邱良妙,刘其全,田新湖,陈益生,黄晓燕,林仁魁,杨秀娟,刘必炮,王竹红,何玉仙,占志雄. 2020

[17]福建省草地贪夜蛾入侵动态监测与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邱良妙,黄晓燕,杨秀娟,关瑞峰,刘其全,卢学松,刘必炮,何玉仙. 2019

[18]福建省草地贪夜蛾越冬种群生物型鉴定与分析. 赵金凤,郑宇,邱良妙,丁雪玲,姚凤銮,何玉仙. 2020

[19]不同诱芯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诱集效果比较. 梁勇. 2020

[20]6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及对螟黄赤眼蜂的安全性. 赵建伟,赵金凤,邱良妙,丁雪玲,游世奇,何玉仙,卢学松.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