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烟粉虱MED隐种气味结合蛋白OBP8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然 1 ; 张晓曼 1 ; 李峰奇 1 ; 吴帆 2 ; 李红亮 2 ; 罗晨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2.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烟粉虱;气味结合蛋白8;基因克隆;原核表达;植物挥发物竞争结合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01 期

页码: 3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烟粉虱为重要的入侵性经济作物害虫,对入侵地寄主植物存在选择性和偏好性。为明确烟粉虱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s)的相关特性,通过克隆其OBP8基因Btab OBP8,进行同源基因进化关系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利用基于荧光探针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1-NPN)的荧光竞争结合试验测试了Btab OBP8与不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功能。结果表明,Btab OBP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480 bp,编码159个氨基酸,与半翅目其它害虫的OBP8基因进化关系较远。Btab OBP8蛋白重组后,4种化合物即β-紫罗兰酮、月桂烯、柠檬烯和P-伞花烃将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到50%以下,其中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与Btab OBP8的结合能力最强,解离常数分别为13.32μmol/L和21.53μmol/L。表明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与Btab OBP8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推测Btab OBP8对β-紫罗兰酮和月桂烯的识别可能参与了烟粉虱对绿色开花植物的吸引和选择作用。

  • 相关文献

[1]Q型烟粉虱化学感受蛋白CSP1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征. 吴帆,张晓曼,赵磊,崔旭红,李红亮,罗晨. 2015

[2]烟粉虱味觉受体基因BtabGR1和BtabGR2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渠成,王然,李峰奇,罗晨. 2022

[3]甜樱桃黄酮醇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柳爱玲,沈欣杰,刘芸,袁华招,张晓明,李天红. 2013

[4]C型副鸡禽杆菌血凝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王宏俊,安烨,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龚玉梅,陈小玲,张培君. 2007

[5]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研究进展. 向玉勇,李子忠,张帆,罗晨. 2004

[6]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烟粉虱MED隐种取食行为的影响. 王昱超,穆常青,郭晓军,王甦,田兆丰,姚晶,罗晨,孙跃先. 2013

[7]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协同控制效果研究. 劳水兵,王甦,郭晓军,张帆. 2014

[8]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选择. 张帆,罗晨,张君明. 2007

[9]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其寿命和产卵量的观察. 周长青,李元喜,刘同先,张帆,罗晨. 2010

[10]烟粉虱对螺虫乙酯的抗性监测及交互抗性测定. 王然,刘诗宇,渠成,李康丽,罗晨,王震宇. 2016

[11]浅黄恩蚜小蜂雌雄蜂胚胎及个体发育. 张晓曼,杨丽文,王甦,张帆. 2023

[12]利用mtDNA COⅠ基因序列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 罗晨,姚远,王戎疆,阎凤鸣,胡敦孝,张芝利. 2002

[13]烟粉虱MED隐种对13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 李姝,赵静,张晓曼,王文君,罗晨,王甦. 2016

[14]利用捕食功能模型评价波氏烟盲蝽对烟蚜、烟粉虱和西花蓟马的捕食能力. 王利利,邸宁,黄宁兴,刘俊秀,张帆,王甦. 2023

[15]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 王继红,罗晨,刘同先,张帆,李元喜. 2011

[16]丽蚜小蜂两个品系寄生行为及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选择性. 张世泽,郭建英,万方浩,张帆. 2005

[17]烟粉虱两种寄生蜂生物学特性及寄主竞争关系研究. 李元喜,罗晨,周长青,周淑香,张帆. 2008

[18]丽蚜小蜂两个品系对烟粉虱若重的寄生适宜性. 张世泽,万方浩,张帆,花保桢. 2003

[19]浅黄恩蚜小蜂寄生对烟粉虱海藻糖含量、酶活和热激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王颖颖,王甦,张帆,李飞. 2015

[20]浅黄恩蚜小蜂生殖方式和行为学研究. 穆常青,周长青,张晓曼,罗晨.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