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泳清 1 ; 李华伟 1 ; 汤浩 1 ; 蔡南通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木薯;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1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64-66

摘要: 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品种,研究了华南5号(SC5)、华南7号(SC7)、华南8号(SC8)、华南9号(SC9)、华南10号(SC10)、ZM8229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SC5生长最快,其次为ZM8229,生长最慢的是SC9;参试木薯品种中以SC5块根产量最高,比SC205(CK)增产39.8%,接下依次为SC10、SC9、SC8和SC6,分别比CK增产31.3%、15.7%、12.6%和8.1%,ZM8229的产量最低,比CK减产0.8%。SC9淀粉含量最高,为28.9%,比CK高1.9个百分点;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是SC5。

  • 相关文献

[1]4个食用型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张树河,徐强,周龙生,李海明,潘世明,郑开斌. 2017

[2]不同木薯品种块根成分的累积变化规律. 张树河,李海明,李瑞美,李和平,潘世明. 2014

[3]9个芦笋品种在福建的适应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代玉立,杨秀娟,陈福如. 2017

[4]日本菜用蚕豆品种鉴定和评价利用. 郑开斌,李爱萍,滕振勇,池晓雯. 2006

[5]枇杷种质花粉形态研究初报. 陈菁瑛,张丽梅,陈义挺,张泽煌,许秀淡,陈景耀,陆修闽. 2005

[6]切花向日葵不同播种期主要性状的变化研究. 钟淮钦,黄敏玲,吴建设,陈源泉,林兵,叶秀仙. 2007

[7]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涂诗航,张水金,董瑞霞,杨东,谢鸿光,郑家团. 2008

[8]“闽选中科1号”瓜蒌主要性状、产量与品质试验. 郑向丽,韩海东,林癉平,林忠宁,徐国忠,陈敏健. 2016

[9]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10]几个转基因抗虫水稻种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陈建民,罗家密,欧育磊,王锋. 2006

[11]早籼杂交稻粒形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12]福建超级稻品种茎秆结构特征及其与抗倒性和产量的关系. 杨惠杰,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 2012

[13]优质早籼稻产量性状分析及育种策略探讨. 张海峰. 2005

[14]应用明恢86和佳辐占的F_2群体定位水稻部分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QTL. 郑景生,江良荣,曾建敏,林文雄,李义珍. 2003

[15]不同摆放方式对木薯种茎贮藏效果的影响. 张树河,李海明,李和平,林霜霜,潘世明. 2016

[16]木薯淀粉酶解糖化工艺研究. 张树河,李海明,潘世明,林一心. 2011

[17]木薯淀粉生产酒精的发酵工艺研究. 李海明,李瑞美,潘世明,张树河. 2013

[18]5个木薯品种在不同水土流失治理区中的应用与评价. 周龙生,李和平,张树河. 2016

[19]木薯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张树河,林加耕,李和平,潘世明,林一心. 2011

[20]木薯淀粉制燃料酒精的技术研究. 张树河,李海明,吴松海,林一心.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