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长友 1 ; 范保杰 1 ; 曹志敏 1 ; 苏秋竹 1 ; 王彦 1 ; 张志肖 1 ; 程须珍 2 ; 田静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豇豆属;食用豆种;远缘杂交;幼胚拯救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03 期
页码: 426-4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豇豆属下不同食用豆种间的杂交亲和性,为开展豇豆属食用豆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绿豆、小豆、黑吉豆、饭豆、豇豆5种主要的豇豆属食用豆栽培豆种和Vigna minima、Vigna nakashimae、Vigna riukiuensis 3种小豆、饭豆的近缘野生种为亲本,进行豇豆属下食用豆种间的远缘杂交,并对"绿豆×小豆"、"饭豆×小豆"、"小豆×饭豆"的杂种幼胚进行幼胚拯救。通过调查杂交成荚率和杂种F1的农艺性状表现,分析豇豆属下不同食用豆杂交组合间的杂交亲和性。【结果】各食用豆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及母本的选择影响远缘杂交结果。除包含豇豆种的杂交组合外,其他食用豆种间正反交杂交组合均能够结荚,杂交荚和杂交籽粒的发育程度在各组合间存在差异。"绿豆×黑吉豆"、"小豆×Vigna minima"、"小豆×Vigna nakashimae"、"小豆×Vigna riukiuensis"4个杂交组合不存在受精前的遗传障碍,杂交成荚率较高,幼胚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但均可以获得能够正常出苗的杂交籽粒,F1植株结实率降低。绿豆和饭豆间正反交均能够结荚,但绿豆作母本时的成荚率显著高于饭豆作母本时的成荚率,且能够收获成熟的杂交荚和杂交籽粒。F1植株高度不育,即使与绿豆或饭豆回交也均不能获得有活力的后代种子。"绿豆×小豆"、"饭豆×小豆"2个杂交组合不存在受精前的杂交障碍,然而在受精后幼胚生长阶段却存在发育障碍。通过幼胚拯救可以获得两者的后代植株,前者F1高度不育,后者F1可育,但结实率降低。其他杂交组合间存在杂交荚发育一段时间后干枯或掉落、杂交籽粒胚败育等现象,未能获得后代植株。【结论】绿豆作母本与黑吉豆、小豆、饭豆杂交更利于杂交荚和杂交籽粒的发育;黑吉豆与小豆、饭豆杂交时存在胚败育现象;饭豆作母本与小豆杂交经幼胚拯救可以获得可育的F1植株;小豆与近缘野生种的杂交亲和性优于饭豆;豇豆与其他食用豆类间杂交均未成功。
- 相关文献
[1]豇豆属3种主要食用豆类的抗豆象育种研究进展. 刘长友,田静,范保杰,曹志敏,苏秋竹,张志肖,王素华. 2010
[2]小麦×玉米远缘杂交技术以及在单倍体育种上的应用评价. 陈淑萍,王雪征,唐怀君,茜晓哲. 2011
[3]高梁与旱稻属间杂交部分遗传物质导入的F3及BC1表型鉴定. 赵风悟,李慧敏,宋聪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6
[4]甘薯远缘杂交强优势组合同工酶分析. 马志民,刘兰服,张松树. 2009
[5]高粱与旱稻属间杂交部分遗传物质导入的F_3及BC_1表型鉴定. 赵风悟,李慧敏,宋聪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6
[6]旱稻×稗草杂交后代YF2-1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系统对渗透胁迫的响应. 丁在松,王春艳,关东明,赵凤悟,赵明. 2011
[7]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刘辉,陈纯贤,孙敬三,王子宁,郭北海,方仁,王景林. 1996
[8]李、杏远缘杂交及杂种幼胚培养研究初报. 吴雅琴,程和禾,李玉生,吴永杰,赵艳华. 2009
[9]陆、海、瑟棉花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改良. 郭宝生,韩泽林,耿军义,刘素恩,崔瑞敏,王兆晓,刘存敬,张香云. 2007
[10]旱稻×稗草远缘杂交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赵明,刘冬成,王志敏,赵秀琴,刘勇. 2003
[11]不同颜色花器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初报. 黎鸿慧,李俊兰,崔淑芳,王广恩,金卫平. 2006
[12]棉花、豇豆科间杂交F_1生殖器官的异常表现. 赵凤梧,李慧敏,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李明哲,郝永波. 2006
[13]旱稻(Oryza sativa L.)×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远缘杂交初步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李爱国,梅勤学,王洪利,邱丙文,阎建平,宋金星. 2000
[14]利用野生青狗尾草的细胞质培育谷子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材料. 智慧,王永强,李伟,王永芳,李海权,陆平,刁现民. 2007
[15]稻稗远缘杂交后代“远F_2-1”光合速率观察与分析. 李慧敏,赵凤梧,王雪征,赵明,王志敏,赵秀琴. 2001
[16]几种饲用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比较. 谢楠,赵海明,李源,刘贵波. 2010
[17]远缘杂交种冀棉25的选育及其育种利用. 崔淑芳,钱玉源,王广恩,刘祎,张海娜,韩轩,金卫平,田海燕,李俊兰. 2018
[18]稻插远缘杂交后代"远F2―1"光合速率观察与分析. 李慧敏,赵明. 2001
[19]利用小穗培养克服小麦与玉米杂种的幼胚败育. 崔海瑞,方仁,王景林,孙敬三,路铁刚. 1992
[20]旱稻(Oryza sativa)×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远缘杂交后代结实率及杂种优势分析. 李慧敏,赵凤梧,李爱国,白丽荣,张建,赵明,王志敏,赵秀琴.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绿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时会影;范保杰;刘长友;王彦;王珅;张志肖;苏秋竹;田静
关键词:绿豆;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
粒用豇豆新品种冀豇2号
作者:王彦;张志肖;时会影;王珅;沈颖超;刘长友;苏秋竹;田静;范保杰
关键词:粒用;豇豆;新品种;冀豇2号
-
耐盐绿豆新品种冀绿25
作者:王彦;范保杰;时会影;张志肖;苏秋竹;王珅;刘长友;田静
关键词:绿豆;萌发期;耐盐性;冀绿25
-
小豆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作者:王珅;范保杰;王彦;时会影;刘长友;沈颖超;张志肖;苏秋竹;田静
关键词: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
豇豆新品种冀豇1号的选育
作者:王彦;张志肖;王珅;时会影;沈颖超;刘长友;苏秋竹;田静;范保杰
关键词:豇豆;粒用;冀豇1号;选育
-
绿豆新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作者:王珅;范保杰;刘长友;王彦;张志肖;苏秋竹;时会影;沈颖超;王学清;田静
关键词:绿豆;新品种;产量;适应性
-
利用EST-SSR标记分析绿豆农家种及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王月影;范保杰;曹志敏;王彦;苏秋竹;张志肖;王珅;时会影;沈颖超;程须珍;刘长友;田静
关键词:绿豆;EST-SSR标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