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叶挥发物对鞍形花蟹蛛觅食行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国昌 1 ; 孙晓玲 2 ; 蔡晓明 3 ; 陈宗懋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鞍形花蟹蛛;茶尺蠖;茶叶挥发物;固相微萃取;停留时间;觅食斑块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5 期

页码: 612-6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茶叶挥发物在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 Simon)搜寻猎物——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茶尺蠖取食对茶树叶片挥发物释放的影响,并通过蜘蛛行为观测平台研究了蟹蛛在不同味源侧(觅食斑块)的活动行为。结果表明:对照叶片没有释放出挥发物,经茶尺蠖幼虫取食后的叶片能释放31种挥发物,其中有12种绿叶挥发物、9种萜类及其衍生物、4种芳香族挥发物和6种未知化合物。行为观测表明,雌、雄蟹蛛进入处理味源侧(茶尺蠖取食后的茶树叶片)和对照味源侧(未损伤茶树叶片)的初次选择均不存在差别(P>0.05),雌蛛进入处理味源侧和对照味源侧的频次分别为3.37±0.18和3.43±0.15,二者无明显区别(P>0.05);雄蛛进入两侧的频次分别为3.86±0.21和3.66±0.20,也无明显区别(P>0.05);雌蛛在处理味源侧和对照味源侧的停留时间分别为(922.57±19.59)s和(818.89±29.63)s,有极显著差异(P<0.01),雄蛛在两侧的停留时间分别为(937.97±18.05)s和(814.83±18.97)s,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雌蛛、雄蛛在处理侧的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这说明,猎物取食诱导改变了茶树叶片挥发物的释放,而鞍形花蟹蛛能感知挥发物的变化并由此调整在不同觅食斑块中的停留时间。另外,本文还讨论了挥发物在蟹蛛搜寻猎物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

  • 相关文献

[1]茶叶挥发物对白斑猎蛛觅食行为的影响. 王国昌,孙晓玲,蔡晓明,陈宗懋. 2012

[2]不同温度下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 王国昌,孙晓玲,董文霞,蔡晓明,陈宗懋. 2010

[3]茶尺蠖蛹的耐冷藏性研究. 董道青,陈建明. 2008

[4]六种杀虫剂对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苍涛,胡秀卿,吴珉,李振. 2006

[5]茶尺蠖幼虫上的镰刀茵种及其致病性研究. 叶琪明,王拱辰. 1990

[6]蓝莓酒主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的GC-MS分析. 曹雪丹,李二虎,方修贵,赵凯,周伟东. 2015

[7]椪柑果醋液态发酵工艺及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曹雪丹,方修贵,赵凯. 2015

[8]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籽粒挥发性组分鉴定及其差异. 刘娜,徐盛春,张古文,胡齐赞,冯志娟,龚亚明. 2017

[9]糖蜜草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分析. 高广春,郑许松,徐红星,吕仲贤. 2011

[10]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全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肖尚月,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徐孝方,黎云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