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对水稻叶冠层捕食性天敌种群及其自然控制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仲贤 1 ; 俞晓平 1 ; K L Heong 2 ; 胡萃 3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2.国际水稻研究所

3.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叶冠层;捕食性天敌;自然控制;氮肥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6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225-2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公正地评价氮肥对整个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场分别设立0、100和200kg/hm2三个氮肥水平,测定了水稻主要特性参数和叶冠层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同时以果蝇蛹作为替代猎物的方法在田间模拟评价了叶冠层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结果表明,虽然施用200kg/hm2氮肥稻田的稻株高度、叶面积和稻草干重显著比施用100kg/hm2氮肥稻田的高,但每丛分蘖数和稻谷产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在水稻叶冠层中,肖蛸、圆蛛、黑肩绿盲蝽、稻红瓢虫和捕食性蟌等为稻飞虱主要捕食性天敌。肖蛸在水稻孕穗期的数量最高,圆蛛的种群随水稻的生长而下降,但黑肩绿盲蝽、稻红瓢虫和捕食性蟌的数量却均随水稻的生长而增加。施用氮肥后稻田中肖蛸和稻红瓢虫的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在水稻孕穗期,叶冠层上蜘蛛网的数量和蜘蛛网总面积均随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显著减少。在水稻孕穗期和乳熟期,不施用氮肥稻田中的捕食性天敌对替代猎物果蝇蛹的捕食能力显著高于其它两个施用氮肥的稻田中的捕食能力。而在乳熟期施用100kg/hm2氮肥稻田的捕食能力又显著比施用200kg/hm2氮肥稻田的高。结果说明过量施用氮肥可削弱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 相关文献

[1]氮肥对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例证.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L,胡萃. 2006

[2]氮肥影响节肢动物天敌对褐飞虱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 朱平阳,Heong Kongluen,Sylvia VILLAREAL,吕仲贤. 2017

[3]除草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影响.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程家安. 1999

[4]捕食性天敌在单季稻田与非稻田生境间的迁移规律及其保护利用. 刘志龙,王连生,杜一新,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梅晓青,潘慧萍. 1999

[5]氮肥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及其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 L,胡萃. 2005

[6]氮肥和杀虫剂对稻田生物多样性及稻飞虱和天敌的影响. 郑许松,吕仲贤,俞晓平,王济良,裘列群,陈建明,徐红星,陈列忠,张珏锋. 2006

[7]不同氮肥水平下转Bt基因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态适应性的继代影响. 刘凯,杨亚军,田俊策,鲁艳辉,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6

[8]浙西南山区单季稻甬优1540控肥减害试验. 徐启强,李阳,王忠林,叶昴成,田俊策,鲁艳辉,吕仲贤,郑许松. 2019

[9]施氮量和采收时期对油蔬两用型油菜菜薹维生素合成的影响. 林宝刚,怀燕,李志平,柳寒,任韵,张冬青,余华胜,华水金. 2020

[10]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不同稻区的实践. 郑许松,钟列权,王会福,陈方景,成丽萍,徐启强,李阳,钟旭华,吕仲贤. 2020

[11]氮素水平对三叶青生长和茎叶化学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付立忠,赵利梅,吕惠卿,颜美秋,郑艳秋,刘骞,金亮,程俊文,卢廷高,王利英. 2019

[12]控肥对双季稻病虫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黄贤夫,郑许松,陈海波,李程巧,钟列权,吕仲贤. 2020

[13]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福成,景立权,闫发宝,陆大雷,王桂跃,陆卫平. 2013

[14]不同施氮水平下灌浆期高温对水稻贮藏蛋白积累及其合成代谢影响. 韩展誉,吴春艳,许艳秋,黄福灯,熊义勤,管弦悦,周庐建,潘刚,程方民. 2021

[15]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去向研究. 陈义,吴春艳,唐旭,杨生茂,王家玉. 2010

[16]温度和氮肥对褐飞虱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交互作用. 郑许松,陈桂华,徐红星,吕仲贤. 2009

[17]施肥调节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 王国荣,韩尧平,沈蔷,杨稳堂,王国迪,吕仲贤,郑许松. 2015

[18]施氮对白背飞虱在水稻上适应性的影响. 徐红星,张珏锋,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 2009

[19]白沙枇杷晚花避冻施氮效果研究初探. 王引,陈方永,倪海枝,颜帮国. 2019

[20]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施氮量研究. 郭战玲,寇长林,张香凝,杨占平,马政华,沈阿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