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华北平原中部夏玉米农田不同施氮水平氨挥发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山楠 1 ; 赵同科 2 ; 杜连凤 2 ; 安志装 2 ; 何艳洁 1 ; 郝玉翠 1 ; 孙秀君 1 ; 串丽敏 3 ;

作者机构: 1.唐山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3.null

关键词: 施氮量;氨挥发;夏玉米;潮土;原位测定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3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潮土为对象,研究了撒施不同水平尿素对夏玉米季氨挥发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和减少农田氨挥发损失提供依据.结合当地农民种植与施氮习惯,试验设置8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50(N1)、100(N2)、150(N3)、200(N4)、250(N5)、300(N6)、400(N7)kg·hm-2,利用田间试验原位测定-密闭室连续抽气法测定氨挥发.结果表明,夏玉米种植体系在施入氮肥后发生了明显的氨挥发,且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5 d内,在施肥后1~3 d出现氨挥发速率峰值,基肥与追肥后氨挥发通量最大分别达到N 2.35、5.30 kg·hm-2·d-1,基肥期氨挥发量在N 3.76~9.82 kg·hm-2,追肥期氨挥发量在N 5.79~27.29 kg·hm-2.在整个夏玉米生长期间,氨挥发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200 kg·hm-2条件下,氨挥发量相对较低,夏玉米产量为10721.87 kg·hm-2,高于其他施氮水平处理的玉米产量.可见,合理的氮肥用量能够兼顾产量和生态环境,京郊夏玉米田间土壤在200 kg·hm-2的氮肥水平下,玉米产量最高且氨挥发损失较低.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田氨挥发规律研究. 山楠,赵同科,毕晓庆,安志装,赵丽平,杜连凤. 2014

[2]基施氮肥对麦田冬前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山楠,毕晓庆,杜连凤,安志装,赵丽平,赵同科. 2013

[3]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氮素反硝化损失研究. 邹国元,张福锁,巨晓棠,陈新平,刘学军. 2004

[4]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和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谷佳林,倪小会,李子双. 2024

[5]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后土壤氮素供应与损失特征研究. 杨俊刚,安文博,连炳瑞,邹国元,王激清,孙焱鑫. 2023

[6]外源铬(Ⅲ)在潮土和红壤中的形态转变特征及模型拟合. 郑向群,郑顺安,李晓辰,刘书田. 2012

[7]利用反射光谱及模拟多光谱数据定量反演北方潮土有机质含量. 王延仓,顾晓鹤,朱金山,龙慧灵,徐鹏,廖钦洪. 2014

[8]传统光谱变换与连续小波耦合定量反演潮土有机质含量. 王延仓,金永涛,王晓宁,廖钦洪,顾晓鹤,赵子辉,杨秀峰. 2018

[9]二进制小波技术定量反演北方潮土土壤有机质含量. 王延仓,杨秀峰,赵起超,顾晓鹤,郭畅,刘原萍. 2019

[10]适宜施氮量降低京郊小麦-玉米农田N_2O排放系数增加产量. 山楠,赵同科,毕晓庆,安志装,赵丽平,张怀文,杜连凤. 2016

[11]聚合物包衣尿素对降低夏玉米生长期间土壤硝酸盐淋失的影响. 曹兵,李新慧,邹国元,张琳,张毅飞. 2001

[12]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与N_2O的排放. 邹国元,李新慧,张福锁,陈新平. 2001

[13]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2024

[14]不同缓控释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品质及氨挥发的影响. 安文博,孙焱鑫,李占台,王激清,邹国元,杨俊刚. 2020

[15]酸化处理对鸡粪沼液储存中氨排放的影响. 薛文涛,郭赫,林聪,王悦,刘本生,邹国元,李吉进,孙钦平. 2019

[16]控释肥料与普通氮肥混施对春白菜产量、品质和氮素损失的影响. 杨俊刚,徐凯,佟二健,曹兵,倪小会,许俊香. 2010

[17]控释与稳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素迁移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肖强,李鸿雁,衣文平,邹国元,魏丹,孙世友,李丽霞. 2020

[18]改性尿素追施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季氮素挥发和淋溶的影响. 肖强,李丽霞,李鸿雁,衣文平,邹国元,刘建斌,孙世友. 2020

[19]南京郊区番茄地中氮肥的效应与去向. 曹兵,贺发云,徐秋明,蔡贵信. 2006

[20]不同覆盖措施对鸡粪堆肥氨挥发的影响. 魏宗强,李吉进,邹国元,孙钦平,张杰,刘春生,罗一鸣,刘本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