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生理学特性分析及其基因的精细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永生 1 ; 蒋家焕 2 ; 蔡秋华 2 ; 郑燕梅 2 ; 何炜 2 ; 陈丽萍 2 ; 魏毅东 2 ; 王爱荣 1 ; 张建福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早衰;生理特性;显微结构;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21 年 032 期

页码: 4144-41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叶片早衰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均有重要影响,研究早衰的机理对于延缓衰老和选育良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ylsulfone, EMS)诱变野生型粳稻品种云引(Yunyin, YY)获得的水稻早衰突变体w14为材料,研究了早衰突变体全生育期的生理及组织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从分蘖盛期开始表现出生长势弱,生长速度慢,抽穗期出现明显的叶片早衰症状,最终突变体整株呈现衰老枯萎.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突变体出现明显衰老表型后,叶片表面泡状细胞破损,细胞结构排列松散,完整性降低,突变体细胞中细胞核数目明显减少,胞内细胞核降解.分别在衰老症状出现前后(苗期和成株期)对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 LPO)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进行了系统检测,表明突变体的衰老症状可能主要是由于组织CAT的活性下降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累积引起.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将目的基因w14定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位于InDel标记3-7和3-9之间大约76 kb的物理区间内.该区间内共包含8个候选基因,为该突变性状基因w14的克隆、功能研究和深入了解该突变体早衰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水稻类病斑及早衰突变体lms1的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 林艳,陈在杰,田大刚,杨广阔,杨绍华,刘华清,陈松彪,王锋. 2014

[2]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鉴定和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朱永生,徐靖,蒋家焕,郑燕梅,陈丽萍,蔡秋华,王爱荣,张建福. 2020

[3]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mh86s的鉴定及基因克隆. 杨绍华,刘华清,王锋. 2020

[4]水稻棉絮状花序突变体ecp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郭新睿,杨绍华,刘华清,李刚. 2019

[5]籼稻脂肪酶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龚继平,吴方喜,吴跃进,郑家团,黄庭旭,王乌齐,张建福,谢华安. 2008

[6]水稻幼穗分化受阻突变体lhd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段远霖,吴为人,张丹凤,刘华清,周元昌,潘润森,林荔辉,陈志伟,官华忠,毛大梅,李维明,薛勇彪. 2003

[7]一个水稻短生育期突变体sgp(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刘华清,顾丽清,吴明基,陈建民,陈在杰,王锋. 2008

[8]水稻斑点叶突变体W1764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杨绍华,刘华清,王锋. 2011

[9]一个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杨德卫,曾美娟,卢礼斌,叶宁,刘成德,郑向华,叶新福. 2011

[10]水稻黄绿叶突变体w08(YGL)基因精细定位与功能分析. 蒋家焕,魏林艳,朱永生,郑燕梅,崔丽丽,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22

[11]水稻失控性细胞坏死突变体rcd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高新,陈子强,宋亚娜,陈在杰,田大刚,林艳,杨绍华,陈松彪,王锋. 2015

[12]一个水稻半矮秆多分蘖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 陈丽萍,蒋家焕,朱永生,郑燕梅,林强,谢鸿光,王颖姮,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23

[13]水稻雄性核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刘春宏,方珊茹,刘玉芹,沈伟锋. 2012

[14]水稻粒长新基因GL12-1定位与利用分析. 何旎清,黄凤凰,余敏祥,杨德卫. 2022

[15]水稻生殖发育突变体fro1(t)的形态发生及基因定位. 陈在杰,吴煜兵,陈少游,刘华清,王锋. 2010

[16]水稻粒形QTLs的研究进展. 黄招德,施碧红,赵明富,蔡春苗. 2008

[17]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定位. 张建福,王国英,谢华安,凌忠专. 2003

[18]一个水稻开颖不育突变体ohs1(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刘晓玲,毛毕刚,刘华清,陈建民,田大刚,王锋. 2009

[19]应用明恢86和佳辐占的F_2群体定位水稻部分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QTL. 郑景生,江良荣,曾建敏,林文雄,李义珍. 2003

[20]花前光照亏缺对水稻物质积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东,段留生,谢华安,李召虎,黄庭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