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日本刀角瓢虫对不同番茄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梅文娟 1 ; 林硕 1 ; 张前荣 2 ; 丁雪玲 1 ; 郑宇 1 ; 卢学松 1 ; 姚凤銮 1 ; 何玉仙 1 ; 翁启勇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日本刀角瓢虫;番茄;产卵选择性;腺毛;表现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757-7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日本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onicum对叶毛密度和类型不同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的产卵选择性。【方法】以4个番茄品种(砧木101、闽粉樱1号、砧木301和以色列超级金刚)作为日本刀角瓢虫的寄主植物,观察番茄叶片背面超微结构,统计叶片背面叶毛类型及密度;用叶蝶法和植株法测定日本刀角瓢虫雌成虫在带烟粉虱Bemisia tabaci卵的4个番茄品种上的产卵量占比;并测定日本刀角瓢虫在这4个番茄品种叶片上的子代及成虫表现(生长发育、繁殖和捕食能力)以及对叶片的附着力,雌成虫对4个番茄品种健康叶片和受烟粉虱为害叶片的气味选择以及4个番茄品种叶碟和植株上日本刀角瓢虫卵被同类捕食的风险。【结果】4个番茄品种叶片背面叶毛类型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其中,非腺毛有Ⅱ,Ⅲ和Ⅴ型,腺毛有Ⅰ,ⅣⅥ和Ⅶ型,且均以Ⅴ型非腺毛密度最高。以色列超级金刚叶片背面的叶毛密度显著低于其他3个供试番茄品种。日本刀角瓢虫偏好在以色列超级金刚上产卵,在以色列超级金刚、砧木101和闽粉樱1号上的繁殖力(165~223.92粒/雌)显著高于在砧木301上的(28.09粒/雌)。日本刀角瓢虫子代由卵发育至成虫的历期在闽粉樱1号上最短(15.73 d),在砧木101上最长(23.00 d)。日本刀角瓢虫在4个番茄品种上的产卵选择性与子代表现及亲代表现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日本刀角瓢虫卵的被捕食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日本刀角瓢虫在4个番茄品种上的产卵选择性与日本刀角瓢虫对番茄叶片的附着力及番茄叶片上各类型叶毛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番茄的7种叶毛类型其叶毛密度在4个番茄品种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除番茄Ⅰ型腺毛密度与日本刀角瓢虫的繁殖力(30 d内单雌产卵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外,其他6种类型的叶毛密度与日本刀角瓢虫子代表现及亲代表现均无显著相关性。日本刀角瓢虫雌成虫对4个番茄品种的气味无明显偏好。日本刀角瓢虫卵在4个番茄品种叶蝶和植株上的被捕食比例差异显著。【结论】日本刀角瓢虫雌成虫偏好在叶毛密度低的番茄品种叶片上产卵,番茄腺毛对日本刀角瓢虫成虫生命活动影响显著。

  • 相关文献

[1]两种替代猎物对日本刀角瓢虫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 丁雪玲,姚凤銮,郑宇,卢学松,何玉仙. 2019

[2]不同类型杀虫剂对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日本刀角瓢虫的毒力. 赵建伟,郑宇,栗丽娜,何玉仙,翁启勇. 2012

[3]日本刀角瓢虫对不同叶毛密度茄子品种的产卵选择性. 梅文娟,姚凤銮,林硕,丁雪玲,郑宇,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21

[4]枇杷果实育种目标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表现. 余东,许家辉,魏秀清,许玲,黄金松. 2008

[5]龙眼果实育种目标性状在正反交后代中的表现. 许玲,魏秀清,章希娟,余东,陈志峰,黄金松,许家辉. 2015

[6]福建省锦香黄桃区试初报. 郭瑞,金光,廖汝玉,周平,颜少宾,杨凌. 2016

[7]无土栽培番茄营养品质及安全品质分析与评价. 郑回勇,章淑妹,许静,蔡淑芳,肖华山,吴敬才,余文权. 2017

[8]南方设施大棚番茄冬春大茬高效栽培技术. 陈华,薛珠政. 2012

[9]番茄愈组织对盐胁迫的反应. 贾芬,黄宇翔. 1997

[10]‘农科180’番茄种苗组织培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赖呈纯,黄贤贵,范丽华,谢鸿根,郑回勇. 2015

[11]智能温室基质栽培不同品种番茄和草莓硝酸盐残留的分析. 吴敬才,郑回勇,林琼,王煌平,刘波. 2016

[12]钙水平对无限生长型番茄钙吸收利用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吴一群,林琼,陈子聪,林静芬. 2019

[13]番茄交链孢病原菌鉴定及产毒分析. 刘文静,何肖云,傅建炜,吴建鸿. 2021

[14]福建省沿海地区秋冬季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张前荣,刘建汀,李永平,林珲,李大忠. 2018

[15]整合微生物组菌剂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王阶平,张海峰,陈倩倩,陈燕萍,雷闽. 2019

[16]福建省高海拔山区越夏露地番茄栽培技术. 张前荣,陈爱华,周锴成. 2019

[17]优化短短芽孢杆菌施用技术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车建美,刘波,刘国红,陈倩倩,张海峰. 2018

[18]高磷对番茄磷素吸收、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一群,李延,杨际伟. 2009

[19]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车建美,刘波,张彦,苏明星,朱育菁,郑雪芳. 2011

[20]智能温室栽培番茄的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毛方华,陈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