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利华 1 ; 张丽华 1 ; 杨世丽 1 ; 马瑞昆 1 ; 张全国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品种;株高;密度;群体质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6 期
页码: 139-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选先玉335、郑单958和高优1号3个不同株高品种,副处理设45000,53250,61500,69750和78000株/hm25个密度,从产量及其结构、叶面积动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库源关系和群体整齐度等方面研究阐述了不同株高紧凑型玉米品种群体质量指标在密度影响下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穗粒数、株高整齐度、单株干重、结实率、籽粒库充实度、粒叶比和产叶比等指标因密度处理的变异系数均呈现高秆品种大于中秆、中秆大于矮秆的规律性变化;生育后期叶面积衰减速率,源与库的相对地位、其平衡关系因密度处理的变化趋势也以品种株高不同而不同。高秆品种适宜密度和经济系数低,群体质量易受增密的负作用影响;矮秆品种对密度反应相对迟钝,但单株生产力有限;中等株高品种合理密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理论产量高,对密度反应适中,是夏玉米理想的品种类型。
- 相关文献
[1]不同株高玉米果穗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杨利华,张丽华,杨世丽,马瑞昆. 2008
[2]种植密度对冀中南地区不同夏玉米品种LAI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岳海旺,卜俊周,魏建伟,陈淑萍,彭海成,谢俊良,李洁,郭安强. 2017
[3]石家庄市部分主栽夏玉米品种密度比较试验. 王延兵,武玉华,孟庆民,霍艳爽,王宝强,张全国,和剑涵. 2013
[4]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衡单6272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岳海旺,陈淑萍,卜俊周,谢俊良,彭海成. 2013
[5]玉米选系群体遗传增益对种植密度的选择响应. 张丰屹,唐娟,杨致远,李一,张宇星,宋炜,王宝强,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 2025
[6]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及对策刍议. 王文成. 1992
[7]河北省地方标准冀单29(冀丰5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傅万新,李九云. 1998
[8]北方夏玉米品种区试地点的选择. 张动敏,崔绍平,段喜顺. 1998
[9]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20
[10]美国玉米种质在我国的改良利用情况及建议——以黄淮海夏玉米区为例. 杨宗利,李和平,李积铭. 2016
[11]冀中南地区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研究. 岳海旺,卜俊周,陈淑萍,彭海成,魏建伟,李洁,郭安强,谢俊良. 2017
[12]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高效发展趋势分析. 陈淑萍,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茜晓哲,李洁,崔银辉,谢俊良. 2013
[13]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主推品种分析. 于翠红,高增玉. 2012
[14]对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张动敏,宋炜,武玉华,王延兵. 2008
[15]NaCl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商蕾,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10
[16]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谷子株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贾小平,张博,全建章,李剑峰,王永芳,袁玺垒. 2019
[17]草决明生长发育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张晓东,宋明月,王秀萍,刘春荣,鲁雪林,吴哲,薛志忠,王怡天,晋梦珂. 2018
[18]基于BSA-seq技术挖掘芝麻株高相关候选基因. 崔彦芹,郭元章,侯少锋,李思达,关中波,徐桂真. 2021
[19]不同氮素条件下黄淮麦区小麦株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娜,张希兰,赵明辉,乔文臣,傅晓艺,何明琦,孙丽静,李辉,纪军. 2021
[20]草莓新品种石莓6号. 杨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的效果研究
作者:崔婧婧;于玲玲;郭强;张全国
关键词:不同种类玉米;二环系;产量;抗性
-
玉米果穗湿储技术与装备分析
作者:张丽华;李谦;张峰;籍俊杰
关键词:玉米果穗;湿储技术;装备
-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夏玉米;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南宫黄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杨世丽;夏智勇;李如欣;冯佐龙;车寒梅;高慧敏
关键词:
-
水氮互作下强筋小麦师栾02-1产量和品质
作者:董志强;吕丽华;姚艳荣;张经廷;张丽华;姚海坡;申海平;贾秀领
关键词:水氮互作;强筋小麦;师栾02-1;产量;加工品质
-
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作者:王江浩;王立伟;张动敏;郭瑞;张全国;李兴华;魏剑锋;宋炜;王宝强;李荣改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势类群划分;配合力
-
限水灌溉下不同灌溉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郑孟静;张丽华;翟立超;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限水灌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微喷灌;夏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