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尖孢镰刀菌HG-11响应解淀粉芽胞杆菌B501胁迫的机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佳 1 ; 胡栋 1 ; 田硕 1 ; 彭杰丽 1 ; 张翠绵 1 ; 贾楠 1 ; 王占武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解淀粉芽胞杆菌;生防因子;转录组;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1 年 30 卷 011 期

页码: 1695-17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前期研究发现生防拮抗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 5 0 1 能够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HG-11,检测发现 B501 可以形成生物膜,具备产生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能力.目前生物防治主要着眼于生防微生物的抑菌机制,而病原菌如何应对生防微生物胁迫的机制却常被忽略,因此旨在利用 RNA-seq技术研究 HG-11 对B501 生防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 HG-11 样品相比,B501 发酵液处理的 HG-11 样品中共有 3 171 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 2 106 个基因上调表达,1 065 个基因下调表达.上调表达有与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相关的基因如甾醇 3-β-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等,与抗氧化相关的上调表达基因有氧化物酶基因、P-P-键-水解驱动的跨膜转运蛋白基因等,以及与核糖体和线粒体相关的上调表达基因,如核糖体蛋白复合物、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基因;下调表达的酰基转移酶基因、DNA连接酶基因等均为与细胞修复相关的基因.推测B501 的抗菌物质通过破坏细胞壁及细胞膜的结构,并进入细胞内部破坏核糖体和线粒体从而抑制真菌生长.而 HG-11 通过调节与此相关的多个靶标蛋白或合成途径的基因表达,以缓解B501 的生防胁迫作用.初步明确了尖孢镰刀菌应对生防解淀粉芽胞杆菌胁迫的基因表达差异,病原菌的自我防御机制或许是生防菌株易变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了对病原菌与生防菌互作结构的认识.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