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5种牧草植物对胜红蓟田间替代控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勤奋 1 ; 李光义 1 ; 刘振迪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牧草;胜红蓟;替代控制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35 期

页码: 1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5种牧草对入侵杂草胜红蓟的替代控制效果,为入侵杂草胜红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在田间条件下,通过分别将5种牧草(‘特高’、‘大力士’、‘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杂交狼尾草’)与胜红蓟约2:1的比例混播,建立了5种不同的替代控制模式,然后动态监测各群落(种群)生物指标,评价5种牧草对入侵杂草胜红蓟的替代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以‘特高’对胜红蓟进行替代控制时,‘特高’株高不受阻、盖度占优、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大,胜红蓟重要值变小;(2)以‘多年生黑麦草’对胜红蓟进行替代控制时,‘多年生黑麦草’株高不受阻、盖度占优、群落Simpson指数变大、Shannon-wiener指数变小,胜红蓟重要值变小;(3)分别以牧草‘白三叶’、‘大力士’、‘杂交狼尾草’对胜红蓟进行替代控制时,虽然牧草盖度占优,群落Simpson指数变大,但是牧草高度受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变小,胜红蓟重要值变大。综上结果说明牧草‘特高’和‘多年生黑麦草’对胜红蓟有很好的防控效果,而‘白三叶’、‘大力士’、‘杂交狼尾草’对胜红蓟替代控制的效果欠佳。

  • 相关文献

[1]3种牧草不同搭配方式对胜红蓟的替代控制. 李光义,侯宪文,邹雨坤,刘振迪,李勤奋. 2013

[2]胜红蓟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赵之亭,范志伟,刘丽珍. 2009

[3]不同生育期的胜红蓟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桂花,文少白,李光义,李勤奋. 2010

[4]林草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研究.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2015

[5]干燥对牧草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姚广龙,郇恒福,刘国道. 2009

[6]生物炭对花岗岩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总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吴鹏豹,解钰,漆智平,吴蔚东. 2012

[7]四种热带禾本科牧草冬春饲料生产总结. 何华玄,唐军,麦贤家. 2008

[8]狼尾草属牧草研究及利用进展. 王文强,周汉林,唐军. 2018

[9]加勒比松林下耐荫性牧草品种筛选试验. 白昌军,韦家少,刘国道,何华玄,姚庆群. 2008

[10]9种雀稗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程金凤,刘国道,白昌军. 2004

[11]植物生长习性对牧草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的影响. 张瑜,王文强,白昌军,刘国道. 2009

[12]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牧草中的应用. 黄艳霞,白昌军. 2008

[13]湿热带人工划地建植技术. 何华玄,刘国道. 2000

[14]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李琼,周汉林. 2005

[15]滨海沙地椰林间种牧草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杨伟波,王萍,牛聪,秦呈迎,唐龙祥. 2011

[16]10种热带牧草根际高效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 覃丽金,杨礼富,袁坤,陈秋波,王真辉. 2009

[17]间作牧草对莲雾果实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臧小平,王作龙,王甲水,葛宇,周兆禧,马蔚红. 2017

[18]椰园/牧草间作:主间作物之间相互的影响. 唐龙祥,林位夫,牛启祥,覃伟权,刘立云. 2003

[19]基因工程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 2013

[20]椰园/牧草间作:牧草的适应性研究. 唐龙祥,马子龙,吴多扬,牛启祥,林位夫,刘国道.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