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期播量对陇春31号籽粒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炜 1 ; 陈琛 1 ; 刘风 1 ; 叶春雷 1 ; 罗俊杰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播期;播量;小麦;籽粒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53-56

摘要: 小麦籽粒性状与小麦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决定小麦的市场分级及商品价值.为获得春小麦品种陇春31号兼具高产和商品性佳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本研究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陇春31号籽粒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在甘肃中部地区陇春31号优质高产的最佳播期播量,促进该品种大规模推广种植及成果转化.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对陇春31号籽粒性状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对粒长、粒宽和粒重大体呈现随着播期推迟和播量增加而降低;对籽粒长宽比的影响则是随播期推迟而增大,随着播量的增大籽粒长宽比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陇春31号的籽粒性状、产量相互之间均显著相关,其中粒宽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长宽比、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播期为3月8日至3月13日之间,播量为645万粒/hm~2时陇春31号可达到兼具高产和商品性佳的要求.

  • 相关文献

[1]填充物与用种量对机械化条播油菜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董云,孙万仓,庞进平,王文昌,郝玉红,王毅,靳丰蔚,徐一涌. 2015

[2]播期和密度对陇春33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汤莹,杨文雄. 2019

[3]播期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袁俊秀,尚勋武,马小乐,王化俊,杨文雄,李昌盛. 2007

[4]不同栽培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张文伟,耿智广,黄浩钰,付金元,陆立银,李峰. 2017

[5]陇南雨养旱区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耀辉,宋建荣,岳维云,周喜旺,何春雨. 2011

[6]大豆品种及播期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7]四个糜子主栽品种在甘肃会宁的适宜播期分析. 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张磊,刘天鹏,杨天育. 2019

[8]播期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袁俊秀,尚勋武,杨文雄,王化俊,马小乐. 2008

[9]播期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原种产量效益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王一航,谢奎忠,陈富. 2011

[10]播期对胡麻田间杂草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刘卫东,李玉奇,牛树君,刘敏艳,余海涛,胡冠芳. 2015

[11]河西走廊栽培菘蓝农艺性状、药材产量和质量对播期的响应. 王恩军,韩多红,蔡子平,张勇,张芬琴,陈垣. 2017

[12]不同播期下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袁俊秀,杨文雄,尚勋武,杨芳萍. 2009

[13]食用向日葵杂交种SH361在5个产区的播期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贾秀苹,卯旭辉,陈炳东,岳云,梁根生,王兴珍. 2015

[14]播期对油葵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卯旭辉,陈炳东,葛玉彬. 2008

[15]陇东地区13个旱地冬小麦品种的籽粒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田斌,倪胜利,李兴茂. 2019

[16]胡麻粒重和粒型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王斌,赵利,侯静静,刘杰,段艳巧. 2024

[17]播量与留茬高度对老芒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生文,史静,宫旭胤,汪茜,武慧娟,张丽珍,陈本建. 2015

[18]播量与刈割次数对老芒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生文,史静,宫旭胤,汪茜,武慧娟,张丽珍,陈本建. 2014

[19]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20]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