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庆森 1 ; 鞠晓蕾 1 ; 黄建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七星瓢虫;茶蚜;捕食功能反应;生物农药;安全性评价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4 年 06 期

页码: 1247-1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七星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捕食茶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8,83.3,212.8,434.8,384.6头。随着七星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加,其对茶蚜的捕食量急骤上升,但瓢虫4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量大于雌成虫。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LC50值差异显著。LC50值由大到小依次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但是,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

  • 相关文献

[1]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2014

[2]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效果. 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高香凤,李慧玲. 2011

[3]茶树叶片组织结构与茶蚜对茶树品种选择性的关系. GAO Xiangfeng,高香凤,CHEN Changsong,陈常颂,WANG Qinsen. 2014

[4]茶蚜的寄主定向行为研究. 林海清,黄爱萍,柯文辉,张梅,翁志辉. 2013

[5]茶蚜对乌龙茶种质资源的选择性. 高香凤,王庆森,陈常颂. 2012

[6]茶树叶片组织结构与茶蚜对茶树品种选择性的关系. 高香凤,李慧玲. 2014

[7]茶蚜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李慧玲,吴光远,王定锋,张辉,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 2014

[8]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邱良妙,刘新,占志雄. 2008

[9]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 胡进锋,林伟,陈志厚,徐茜,林勇. 2017

[10]3种除草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毒性与初级风险评估. 蒋立奔,须秋静,张普娟,郭成宝,田厚军,曹荣祥. 2023

[11]秀珍菇新菌株营养成分及其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分析. 雷锦桂,刘朋虎,江枝和,翁伯琦. 2017

[12]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生态适合度评价. 李伟,郭建夫,袁红旭,李玥仁,黄永相,刘月廉,蒋世河. 2014

[13]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曾明森,吴光远,夏会龙. 2009

[14]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简介. 陈宏,赵健,万方浩. 2013

[15]48%噻虫啉S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曾明森,刘丰静,王定锋,余素红,吴光远. 2010

[16]除草剂对莲草直胸跳甲存活与繁殖的影响. 马明勇,郭建英,李彦宁,罗源华. 2011

[17]48%噻虫琳S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曾明森,刘丰静,王定锋,余素红,吴光远. 2010

[18]5种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活性研究. 林霜霜,邱珊莲,郑开斌,张少华,吴维坚,鞠玉栋,李珊珊,杨敏,郑菲艳,黄惠明. 2017

[19]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控制效果. 赵建伟,李建宇,田厚军,刘其全,邱良妙. 2023

[20]清源保等生物农药防治茶卷叶蛾试验. 刘丰静,吴光远,曾明森.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