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中华 1 ; 许泳清 1 ; 邱永祥 1 ; 邱思鑫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栽培密度;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8 期
页码: 1452-14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密度处理对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广薯87和福薯8号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水平对2个甘薯品种的蔓长、蔓重、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及商品薯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有重要影响,2个品种表现不一;在不同密度水平下福薯8号产量水平部分间达极显著性差异,其中以5.4万株/hm~2的栽培密度时,其产量最高达45 562.50 kg/hm~2,不同栽培密度水平下广薯87无显著性差异。2个甘薯品种需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进行种植才能达到高产、高效。
- 相关文献
[1]不同肥料对甘薯薯瘟病和产量的影响. 蓝春准,刘中华. 2013
[2]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邱永祥,邱思鑫,刘中华,许泳清,韦晓霞,杨道富. 2014
[3]浓香型龙眼新品种福香. 邓朝军,郑少泉. 2023
[4]水稻应用沼肥效果研究. 黄勤楼,翁伯奇,汤祖华,黄顺富,邵乃金. 2004
[5]生物炭和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云青,黄颖桢,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冬寿,陈芬. 2021
[6]25个苦瓜新组合产量、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 林永胜,张武君,陈阳,周先治,赖正锋,张玉灿. 2020
[7]花生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 陈湘瑜,徐日荣,陈昊,熊发前,胡润芳,张玉梅,林国强. 2020
[8]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维峰,张艳芳,刘胜辉,魏长宾,施忠海,邓大华,杨文秀. 2019
[9]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10]丝瓜砧木对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玉灿,张武君,陈阳,李祖亮,陈建华. 2012
[11]福建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 2011
[12]几种有机肥料在高丹草上的应用效果. 黄东风,林新坚,罗涛. 2005
[13]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郑向丽,叶花兰,王正荣,徐国忠,翁伯琦. 2010
[14]宿根栽培对果蔗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瑞美,何炎森,张树河,李和平. 2021
[15]12个丝瓜新组合产量、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 林永胜,陈阳,周先治,张玉灿. 2023
[16]控释专用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 郑祥洲,张晶,张玉树,丁洪,唐莉娜,陈顺辉,李文卿,李小龙. 2016
[17]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对闽东红壤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利民,朱爱玲,李昱,黄东风. 2023
[18]沼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黄勤楼,翁伯奇,汤祖华,黄顺富,邵乃金. 2003
[19]早熟糯稻组合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陈春花,杨惠杰. 2016
[20]长豇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薛珠政,康建坂,李永平,李大忠,林国强,温庆放.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摩氏假单胞菌环脂肽合成基因簇xtlABC的功能研究
作者:郑汉维;谢文松;牛世霖;张旭;卓涛;邱思鑫;范晓静
关键词:摩氏假单胞菌;环脂肽;基因簇xtlABC;青枯菌;抑菌作用
-
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胚性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试验及福薯604胚性悬浮体系的建立
作者:许泳清;张鸿;李国良;李华伟;林赵淼;邱永祥;邱思鑫
关键词:甘薯;胚性悬浮体系;植株再生
-
苦瓜品种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作者:苏国钊;李嫒嫒;刘中华;陈宇华;张秀杰;马莹雪;杨旭红;邓超;徐振江
关键词:苦瓜;SSR核心引物;DNA指纹图谱库;毛细管电泳
-
我国丝瓜品种选育与保护现状及DUS测试
作者:钟海丰;钟声远;陈剑锋;陈宇华;林觅;刘中华
关键词:丝瓜;品种选育;品种保护;DUS测试
-
基于GGE模型的甘薯品系产量性状和试验环境评价
作者:王腾蛟;邱永祥;崔伏喜;牛豆豆;刘聚波;李俊玲;赵伟宁;杨立明;蔺桂芬
关键词:甘薯;GGE双标图;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试点鉴别力
-
中国蝴蝶兰属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钟声远;陈剑锋;钟海丰;陈宇华;刘中华
关键词:蝴蝶兰属;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数量;授权数量;发展趋势
-
马铃薯营养品质变异特征及优异品系发掘
作者:罗文彬;许国春;李华伟;林志坚;兰毓芳;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马铃薯;品系;营养品质;遗传变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