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7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傅旭军 1 ; 朱申龙 1 ; 朱丹华 1 ; 李百权 1 ; 袁凤杰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菜用大豆;浙鲜豆7号;系统选育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2 年 1 卷 10 期

页码: 86-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浙鲜豆7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技术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优质、中熟等优良特性。单株有效荚数24.1个,标准荚长5.3cm、荚宽1.3cm,每荚粒数2.1个,百荚鲜质量282.5g,百粒鲜质量70.7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4.9%,可溶性总糖含量2.9%。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中感SC7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0d(天),一般产量600kg·(667m2)-1左右,适宜在浙江省内作春播种植。

  • 相关文献

[1]“温郁金1号”新品种选育. 陶正明,姜武,郑福勃,吴志刚. 2014

[2]豇豆新品种之豇618的选育. 汪宝根,吴新义,徐沛,吴晓花,鲁忠富,汪颖,李国景. 2020

[3]桑树四倍体品种团桑11号的选育. 张正国,陈祥平,范小敏,杨今后,冯永德,柯皓天,吕银. 2015

[4]菜用大豆CBF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张古文,龚亚明,胡齐赞,徐盛春. 2011

[5]菜用大豆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张古文,丁桔,徐盛春,陆新苗,胡齐赞,龚亚明. 2011

[6]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2010

[7]菜用大豆技术交流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李笑,徐志福,朱丹华. 2008

[8]菜用大豆质膜水通道蛋白的干旱表达谱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牛付阁,胡齐赞,龚亚明. 2018

[9]菜用大豆籽粒蔗糖积累及蔗糖磷酸合成酶研究进展. 张古文,沈立,郑华章,刘娜,冯志娟,龚亚明. 2019

[10]菜用大豆液泡膜内在蛋白(TIPs)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2018

[11]大豆分枝相关CYC/TB1-Like(CYL)基因鉴定及菜用大豆品种的激素表达谱分析. 冯志娟,刘娜,张古文,徐盛春,龚亚明. 2019

[12]菜用大豆蔗糖合酶基因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冯志娟,刘娜,张古文,任永源,龚亚明. 2020

[13]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11号'. 张古文,许林英,张琳玲,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龚亚明. 2021

[14]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秋丰4号在龙游的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张志红,张古文,李正泉,刘娜,冯志娟,卜远鹏,王斌,龚亚明. 2024

[15]菜用大豆CIPK基因对逆境胁迫及激素的响应特征. 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2017

[16]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3号’. 张古文,刘娜,冯志娟,龚亚明. 2018

[17]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籽粒挥发性组分鉴定及其差异. 刘娜,徐盛春,张古文,胡齐赞,冯志娟,龚亚明. 2017

[18]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菜用大豆豆荚高通量表型采集与分析. 张小斌,谢宝良,朱怡航,郑可锋,顾清. 2022

[19]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佰权,朱丹华,傅旭军,朱申龙,袁凤杰,郁晓敏. 2013

[20]食用瓜蒌园立体套种(养)的效果. 傅福道,金关荣,裴雪珍.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