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丛枝菌根真菌和促生细菌对草莓生长、产量和白粉病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丽娟 1 ; 尹永楠 1 ; 张运涛 1 ; 李敏 1 ; 刘润进 1 ;

作者机构: 1.青岛农业大学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植物根围促生细菌;草莓;白粉病;生长发育;产量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9 年 11 期

页码: 33-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章姬""京藏香""京桃香"3个品种的草莓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PGPR 5-1和PGPR PS1-1菌株对草莓生长、产量和白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AMF+PGPR处理的AMF侵染率、丛枝着生率和泡囊数均大于单接种AMF处理,表明PGPR菌株能够促进AMF的侵染和根内扩展;AMF+PGPR组合促生防病的效应大于任一单接种处理。其中,Fm+PS1-1和Fm+5-1′组合促生、增产和控制白粉病的效果最好。"章姬"草莓的接种效应大于其它2个品种的接种效应。Fm+PS1-1处理显著增加了"章姬"草莓的单株花蕾数、单株开花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单株产量最高达到75.8g,而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最低。可知,Fm+PS1-1和Fm+5-1′为最佳组合,对促进草莓高效高质绿色生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研发前景。

  • 相关文献

[1]用电离水喷布水培草莓防治白粉病. 张运涛,董静. 2002

[2]不同草莓品种的抗病虫性调查. 董静,张运涛,王桂霞,张利喜,王萍. 2004

[3]在亚热带地区定植期对草莓早期产量的影响. 张运涛,王桂霞,董静,张利喜. 2004

[4]水肥耦合作用及其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之杰,王纪华,赵明. 2003

[5]根际通气改善了夏季椰壳栽培的生长和产量. 张运涛. 2009

[6]基于叶片元素的配方施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石琨,滑昕,张运涛,王桂霞,钟传飞,董静,常琳琳,孙瑞. 2017

[7]日光温室基质栽培对‘红颜’草莓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董静,张运涛,王桂霞,金万梅. 2008

[8]草莓菌根研究进展. 张茹琴,尹永楠,张运涛,李敏,刘润进. 2017

[9]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徐田军,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陈传永,刘月娥,刘秀芝,邢锦丰,王元东,刘春阁. 2018

[10]封闭式管道栽培番茄新技术节水性研究. 史晋鹏,于平彬,陈海丽,武占会,刘明池. 2015

[11]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孟祥霞,李敏,王幼珊,张美庆,郭玉梅. 2000

[12]新疆天然胡杨林和野生骆驼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初报. 王幼珊,陈理,张淑彬,柳妍妍. 2010

[13]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的保藏、共享服务与研究利用. 王幼珊,张俊伶. 2019

[14]缺铁和过量重碳酸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枳生长的影响. 王明元,夏仁学,王幼珊,周开兵,王鹏,倪海枝. 2008

[15]设施蔬菜根结线虫不同病害程度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分布. 张淑彬,王幼珊,邹国元. 2010

[16]球囊菌门丛枝菌根真菌最新分类系统菌种名录. 王幼珊,刘润进. 2017

[17]保藏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侵染的影响. 张淑彬,王幼珊. 2012

[18]不同类型土壤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刘文科,杜连凤. 2007

[19]AM真菌对干旱区7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培育的影响研究. 张淑彬,陈理,王茜,王幼珊,荆卫民. 2017

[20]转Bt基因作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文科,杜连凤.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