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类型水稻种植下稻田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成己 1 ; 胡忠良 2 ; 李艳春 1 ; 王义祥 1 ; 黄毅斌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福建省三明市烟草公司沙县分公司

关键词: 田间试验;水稻品种;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库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4 年 10 期

页码: 1003-1009

摘要: 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水稻收获后不同类型稻田根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和颗粒态碳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常规稻的根际土壤中上述4种形态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68.36~97.85mg·kg-1、292.00~434.24mg·kg-1、4.32~6.72g·kg-1、21.55~32.28g·kg-1;种植杂交稻的根际土壤中其含量分别为80.06~98.28 mg·kg-1,362.62~521.64 mg·kg-1,4.71~6.82g·kg-1,25.59~34.81g·kg-1;种植杂交稻的根际土壤中上述4种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种植常规稻的土壤。种植的水稻类型及品种间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及颗粒态碳含量的差异受水稻品种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机理涉及土壤-作物系统碳的输入与输出,与土壤-作物系统中碳分配和土壤生物碳利用的差异有关,需对此做深入研究。

  • 相关文献

[1]几种杀菌剂对树角斑病的药效试验. 陈敏健,刘素萍. 2000

[2]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构建及其田间试验验证. 章明清,李娟,章赞德,许文江,姚建族. 2019

[3]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本金,李玥仁,胡奇勇,郑宇,胡习斌. 2006

[4]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肥力之间关系. 陈丽华,刘兰英,吕新,李玥仁. 2019

[5]避雨栽培对梨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陈小明,曾少敏,黄新忠. 2020

[6]水稻根际土壤及根组织内外固氮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彬,郑斯平,周莉娟,林智敏,宋亚娜,郑伟文. 2007

[7]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成己,陈庆荣,陈曦,唐莉娜,刘岑薇,宋铁英,黄毅斌. 2017

[8]福安坦洋菜茶等品种(系)茶树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初步研究. 葛慈斌,林清,肖茂,刘波. 2010

[9]利福平标记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土壤中的定殖动态. 翁启勇,陈庆河,赵健,刘素萍,何玉仙. 2003

[10]玉米根际土壤芽胞杆菌的多样性. 刘国红,朱育菁,刘波,车建美,唐建阳,潘志针,陈泽辉. 2014

[11]华重楼根际土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 陈倩倩,刘波,刘国红,车建美,龚海艳. 2015

[12]避雨措施对梨品质、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陈小明,曾少敏,黄新忠. 2018

[13]PCR-DGGE法研究福建省稻田土壤微生物地区多态性. 罗青,宋亚娜,郑伟文. 2008

[14]深耕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张汴泓,雷涵,李日坤,杨铭榆,潘睿欣,潘美清,王成己,唐莉娜,黄锦文. 2023

[15]菌渣对黑麦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车建美,刘波,张彦,胡桂萍,黄勤楼,陈忠钿,翁伯琦. 2016

[16]黄龙病发病芦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雷美玲,饶文华,胡进锋,岳琪,吴祖建,范国成. 2024

[17]抗真菌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吕新,陈丽华,刘兰英,李巍,李玥仁. 2012

[18]水稻品种(组合)抗褐飞虱鉴定技术规程. 邱良妙,陈爱华,刘其全,施龙清,占志雄. 2020

[19]福建省稻瘟病菌毒性类型及部分水稻品种(组合)抗病性. 杨秀娟,朱春雨,阮宏椿,杜宜新,关瑞峰,陈福如. 2008

[20]抗感稻曲病水稻品种的生殖期性状分析. 甘林,林廷邦,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