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郝中娜 1 ; 张红志 1 ; 陶荣祥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类病斑;水稻;突变体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328-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粳稻秀水11经γ射线辐照诱变后获得19个类病斑突变体(xsl1~19),均属全生育期类病斑型,突变体长至分蘖期后类病斑不再变大,不导致叶片枯死,不影响植株抽穗、结实。苗期昼最高气温高于32℃后,除xsl19外其他突变体类病斑均消褪,昼最高气温降到32℃以下类病斑又逐渐显现,植株到5叶期后类病斑不再受高温抑制。分蘖期所有突变体株高在47.56~63.54cm之间,对照株高为83.75cm,但突变体的矮化现象只出现在分蘖期前,最终不影响株高;突变体与对照抽穗时间相近,突变体穗长在9.43~15.19cm之间,对照穗长为16.41cm;突变体每穗总粒数约为88.17~165.33粒,xsl19是49.50粒,对照是76.17粒。上述结果表明,除xsl19外的突变体均表现为穗短和每穗总粒数增多。类病斑突变体对稻瘟病菌表现为感病,与抗性无关。

  • 相关文献

[1]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2]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王俊敏,魏力军,骆荣挺,张铭铣,孙野青,徐建龙. 2004

[3]早籼突变体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吴关庭,刘庆龙,王贤裕,吴国泉. 2002

[4]一个新的水稻半矮化小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汪庆,汪得凯,陶跃之. 2011

[5]突变体间接利用育成中熟早籼新品种辐8970. 吴关庭,王贤裕,骆倩,周志远,金卫,李培红,董仲玉. 1996

[6]水稻双剑叶突变体的表型、遗传分析及BR应答. 祁永斌,杨卫兵,叶胜海,刘合芹,金庆生,何祖华,张小明. 2012

[7]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徐建龙,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蒋兴村,李金国. 2002

[8]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严文潮,孙国昌,徐建龙,俞法明,毛雪琴,金庆生. 2004

[9]水稻鸟嘴状颖壳突变体bsg1的稻米品质特性研究. 叶胜海,周涯,陆艳婷,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2015

[10]浙江省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吴关庭,王贤裕,同志远,骆倩,孙漱芗,金卫. 1995

[11]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 2005

[12]昆虫抗菌肽Thanatin N端长臂与生物功能的关系. 翁宏飚,牛宝龙,孟智启. 2006

[13]对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若干生物学性状的分析. 张震,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王艳丽,王教瑜,孙国昌. 2005

[14]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鲍根良,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张小明,叶胜海,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4

[15]粳稻优质米突变体E203的诱变选育研究. 鲍根良,严文潮,张小明,左晓旭,叶胜海,崛内久满,富田桂. 2002

[16]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5

[17]绿豆突变体的抗旱性研究. 任学良,李国柱,程文林,刘庆龙. 2004

[18]晚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耐旱性分析.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郑涛. 2006

[19]马棘的γ辐照效应与彩叶突变选育. 田丹青,梅淑芳,沈晓霞,舒小丽,吴殿星. 2010

[20]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