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皮种子中酰胺类生物碱及其杀线虫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玉娇 1 ; 陈惠琴 2 ; 梅文莉 2 ; 许书慧 2 ; 周丽曼 2 ; 黄绵佳 2 ; 戴好富 3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口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2.;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口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3.;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口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关键词: 黄皮;种子;酰胺类生物碱;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

期刊名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ISSN: 1005-3395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85-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黄皮种子中的酰胺类生物碱及其杀线虫活性,运用多种色谱学及波谱学方法分离并鉴定了10个酰胺类生物碱,分别为:N-甲基桂皮酰胺(1),clausenalansamide A(2),3-dehydroxy-3-methoxyl-clausenalansamide A(3),clausenalansamide B(4),黄皮新肉桂酰胺B(5),N-(2-苯乙基)肉桂酰胺(6),2′-dehydroxy-2′-oxo-clausenalansamide B(7),lansamide-7(8),homoclausenamide(9),1,5-dihydro-5-hydroxy-1-methyl-3,5-diphenyl-2H-pyrrol-2-one(10)。其中,化合物3,7,10为新天然产物。首次对黄皮种子中的酰胺类生物碱2~8进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的测试,发现所测化合物均有致死活性,其中,化合物2,3,5和8有较强的致死活性,且均优于阳性对照除线磷,可为相关农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研究. 许书慧,陈惠琴,范玉娇,陈朋伟,梅文莉,戴好富. 2019

[2]茯苓皮中三萜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防治活性. 杨丹,马青云,程忠泉,黄圣卓,莫明和,赵友兴. 2015

[3]黄皮CHS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张宇,许真,赵志常,高爱平,陈业渊,黄建峰,党志国,罗睿雄. 2014

[4]黄皮SRAP反应体系优化正交实验研究. 杨向晖,黄建峰,傅嘉欣,谢江辉. 2009

[5]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及同源多倍体诱导. 程志号,李孟玲,孙长君,郭素霞,曾学蔚,徐兵强,吴琼. 2024

[6]基于文献统计分析黄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洪丹霞,徐春华,吴佩聪,仝征,徐兵强. 2023

[7]20份黄皮种质资源果肉游离氨基酸对风味品质和药用价值的影响及其评价. 罗睿雄,魏玲,王光瑛,喻华平,赵志常,高爱平. 2024

[8]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皮中的异菌脲残留量. 吕岱竹,韩红新. 2006

[9]黄皮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李奕星,袁德保,陈娇,郑晓燕,李芬芳,郑丽丽,王朝政,谭琳. 2015

[10]黄皮不同部位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与抗菌作用. 徐绍成,周汉林,廖艳云,杨瑞,杨劲松. 2010

[11]黄皮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瑞明,万树青,赵冬香. 2012

[12]黄皮属2个种的染色体分析. 姜燕,郭启高,李春艳,李晓林,梁国鲁,谢江辉. 2005

[13]黄皮果实三个发育阶段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 赵志常,许真,高爱平,陈业渊,黄建峰,党志国,罗睿雄,罗石荣. 2016

[14]黄皮果皮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邓会栋,梅文莉,左文健,王辉,李绍鹏,戴好富. 2014

[15]黄皮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范玉娇,蔡彩虹,董文化,黄绵佳,许书慧,李飞翔,梅文莉,戴好富. 2019

[16]黄皮的盆栽技术. 罗文扬,雷新涛,习金根,范辉建. 2006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皮果实中的有机酸. 朱敏,何书强,罗石荣,麦贤家,陈业渊. 2016

[18]1个本地种黄皮的染色体数目观察及核型分析(简报). 周红霞,胡玉林,谢江辉,梁国鲁. 2009

[19]黄皮叶绿体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赵志常,高爱平,黄建峰,罗睿雄. 2019

[20]黄皮花粉的超低温(LN_2,-196℃)保存研究初报. 陈佳瑛,张秀梅,李伟才,弓德强,谢江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