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8种禾本科牧草对氮肥的吸收和转化效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秀声 1 ; 钟珍梅 2 ; 黄勤楼 2 ; 冯德庆 2 ; 陈钟佃 2 ; 王明光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台湾大学农化系和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15N示踪技术;氮肥利用;氮素转化效率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4 年 28 卷 09 期

页码: 1677-16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牧草对肥料氮素的吸收及动物转化效率所表现的基因型差异,对指导优良牧草品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杂交狼尾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11号黑籽雀稗、墨西哥玉米、苏丹草、黑麦草、高羊茅8种禾本科牧草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并利用15N标记牧草饲喂小白鼠,测定动物对牧草的消化吸收率。结果表明:8种牧草15N肥料利用率为5.197%~29.340%,其中以杂交狼尾草的氮肥利用效率最高;小白鼠对15N标记牧草的消化率为27.67%~68.20%,消化率依次为黑麦草>苏丹草>墨西哥玉米>杂交狼尾草>俯仰臂形草>坚尼草>高羊茅>黑籽雀稗;鼠体对牧草15N的回收率为22.62%~43.90%,表明牧草对氮肥的吸收与转化效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综合评价认为,6种夏季牧草品种中,以杂交狼尾草和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的15N转化效果较好,冬季牧草品种黑麦草则优于高羊茅。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模拟土柱氮素淋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2]沼液对2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陈钟佃,唐龙飞,黄秀声,冯德庆,黄勤楼. 2007

[3]几种禾本科牧草内生细菌的分布特性. 车建美,刘波,张彦,胡桂萍,黄勤楼,陈忠钿,翁伯琦. 2010

[4]施氮对禾本科牧草硝酸盐积累和氮素回收率的影响. 黄勤楼,钟珍梅,黄秀声,陈恩,郑金贵.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