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郑和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红茶;品质;化学因子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06 年 03 期
页码: 12-13
摘要: 本文主要从红茶的品质与工艺结合,阐述红茶的色、香、味等方面与内在化学因子的联系,并结合加工工艺的流程加以说明,揭示了红茶品质化学的本质。
- 相关文献
[1]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2]九龙袍茶树品种不同超干发酵条件红茶品质特征探讨. 邬龄盛,陈泉宾,王秀萍. 2020
[3]红茶存储过程品质异变原因与修复建议. 邬龄盛. 2017
[4]影响工夫红茶品质的主要因素. 陈荣冰. 2011
[5]红茶品质风格与工艺走势. 邬龄盛. 2011
[6]瑞香等3个高香型红茶与乌龙茶兼用新品种的主要性状. 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林郑和,钟秋生,陈荣冰. 2011
[7]“岳山红”冷泡饮用法探研. 朱海燕,王秀萍,陈宪智. 2015
[8]福建省乌龙茶、红茶中部分农药残留及日摄入量评估. 林虬,张居德,苏德森,姚清华,颜孙安. 2013
[9]鲜叶原料及加工方法对水仙有机红茶品质的影响初报. 陈金土,邓冰斌,周世须,王秀萍. 2019
[10]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陶湘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0
[11]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邬龄盛,陈泉宾. 2021
[12]福建寿宁高山红茶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徐梦婷,邵淑贤,魏明秀,陈强,陈静,陈晓岚,林馨颖,罗钦,叶乃兴. 2023
[13]茗科1号品种加工红茶工艺概述. 王幼萍,陈志辉. 2012
[14]浅析红茶加工技术和品质常见的缺陷及成因. 游小妹. 2017
[15]金观音红茶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对策. 邬龄盛. 2011
[16]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泉宾,张应根,邬龄盛,王秀萍,王振康. 2016
[17]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多茶类品质差异分析. 游小妹,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陈常颂. 2023
[18]脂化型红茶焙火修复关键技术探讨. 邬龄盛,陈泉宾,王秀萍. 2018
[19]花香型红茶与传统红茶的区别. 游小妹. 2016
[20]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杂交创新种质;农艺性状;EST-SSR;遗传多样性
-
茶树叶片黄化变异相关的CAB基因家族鉴定及关键基因挖掘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游小妹;陈志辉;孔祥瑞;林郑和;伍慧妮;金珊;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叶色黄化变异;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茶轮斑病发生为害特性及其茶树抗病研究进展
作者:郑士琴;孔祥瑞;单睿阳;陈志辉;张亚真;李鑫磊;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茶轮斑病;为害特点;抗病机理;抗病育种
-
新梢表型性状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作者:张亚真;张弋;韩奥迪;单睿阳;陈志辉;孔祥瑞;李鑫磊;钟思彤;郑士琴;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关键词:新梢表型;茶树种质;白(黄)化;紫化;观赏性茶树
-
不同茶树品种"梁野炒绿"理化品质分析
作者:钟秋生;单睿阳;林文明;李鑫磊;林郑和;张亚真;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品种;梁野炒绿;感官评价;儿茶素;茶氨酸
-
基于RNA-Seq分析茶树新品系‘春绿’生物信息
作者:林郑和;孔祥瑞;陈常颂;李鑫磊;张亚真;游小妹;陈志辉;单睿阳;钟秋生
关键词:茶树;新品系;转录组;生物信息学
-
黄化新品系'叶色1号'绿茶适制性鉴定
作者:陈志辉;游小妹;孔祥瑞;林郑和;单睿阳;李鑫磊;张亚真;郑士琴;陈常颂
关键词:黄化茶树;白鸡冠;绿茶适制性;叶色1号;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