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南留柱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天敌;棉铃虫;生态控制;生态农业
期刊名称: 生态农业研究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1995 年 3 卷 01 期
页码:
摘要: 80年代末期,农药用量剧增,摧毁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是造成90年代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特大暴发的主要原因。天敌资源和水、土、光、热、气一样是农业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纳入农业发展战略,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发展控害保益生态技术,在棉花、小麦等多种作物种植生态区内,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各种优化生态技术,尽量减少农药用量,组装以控制棉铃虫为重点的多种作物害虫危害的农业生态工程,建立大面积综合防治示范区暨生态农业县,向两高一优的目标迈进,能经济、安全地控制害虫危害。
- 相关文献
[1]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发生与天敌、农药、其他叶螨等关系的研究. 于丽辰,许长新,贺丽敏,乔广玉. 2002
[2]现代生态景观农业发展SWOT分析——以清西陵区域易县百泉生态园为例. 许皓月,郭东海,吕军海,牛细婷. 2016
[3]河北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建设. 耿香利. 2019
[4]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途径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新仕,张晓,李敏,王晓夕,尹翠霞,王桂荣. 2021
[5]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稻田种养研究综述. 郑振宇,王文成,李赵嘉,孙宇,胡爱双,肖丹丹,张晓栋. 2019
[6]不同防治方法对麦蚜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辉利,于广军,朱伟旗,徐哲莉,史峰,于立强,马亮,韦志英,高燕,王丽娜,王立涛,陈新峰,赵章武,赵聚莹. 2018
[7]林丹防治成虫期小麦吸浆虫药效、残留及对天敌影响的研究. 姚建仁,倪汉祥,邵向东,屈振刚,张淑芬. 1998
[8]二点委夜蛾年生活史及天敌种类调查. 马继芳,李立涛,甘耀进,董志平. 2012
[9]劳氏粘虫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研究进展. 段云,陈琦,郭培,苗进,夏鹏亮,巩中军,蒋月丽,李彤,武予清. 2022
[10]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天敌昆虫的毒力测定. 宋健,曹伟平,杜立新,王刚,王容燕,王金耀,冯书亮. 2011
[11]我国新天敌资源——小蠹蒲螨形态与生物学研究. 于丽辰,梁来荣,敖贤斌,史文成,张晓元,贺丽敏. 1997
[12]梨园间作绿肥作物对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冉红凡,牛一平,马爱红,李建成,刘忠宽,冯伟. 2024
[13]性诱剂在河北省玉米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刘莉,卫雅斌,张小龙,李彦青,张巧丽,刘杰,张晓. 2018
[14]异色瓢虫胁迫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压力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闫硕,熊晓菲,褚艳娜,李贞,巫鹏翔,杨清坡,崔维娜,徐金涛,徐丽霞,张青文,刘小侠. 2017
[15]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 党志红,高占林,赵玉敬,安静杰,窦亚楠,潘文亮,华佳楠,李耀发. 2021
[16]夏季高温对冀南地区棉铃虫和玉米螟蛾量影响的观察. 陈立涛,王永芳,马继芳,董志平,刘敏,董航宇,刘莉,郝延堂. 2019
[17]第四代棉铃虫卵在华北夏玉米田的时空分布. 何康来,文丽萍,张广义,郑礼. 2001
[18]棉铃虫生物钟基因HeDbt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闫硕,刘彦君,张馨方,朱家林,李贞,刘孝明,张青文,刘小侠. 2018
[19]一九九四年冀中南棉铃虫发育历期研究. 马月红,刘乱臣,崔海英. 1995
[20]感染微孢子虫的棉铃虫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 冉红凡,冯书亮,潘文亮,王容燕,党志红.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应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研究
作者:南留柱;孙洗;张进奇;黄金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