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桉树人工林林下间作绿肥对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苇 1 ; 余雪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间作;绿肥作物;土壤理化性状;改良

期刊名称: 热带林业

ISSN: 1672-0938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16-20

摘要: 针对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通过在桉树人工林下间作绿肥作物,对绿肥作物间作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并与对照地(杂草地)土壤和桉树1.3m树行间土壤比较,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下间作柱花草后,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3.411%,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比对照提高4.485%、1.984%、7.675%,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比值分别比对照降低5.788%、0.245%,土壤pH、有机质、速效P、速效K、全N、全P、全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25%、32.051%、9.539%、46.296%、42.315%、29.567%、50.615%,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有效改良。

  • 相关文献

[1]桉树人工林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陈秋波. 2002

[2]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的研究. 余雪标,钟罗生,杨为东,龙腾. 1999

[3]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郑良永,万年青,黄小华,钟宁,郭巧云. 2007

[4]桉-农复合经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张燕,余雪标. 2007

[5]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 陈秋波. 2002

[6]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圳,白昌军,虞道耿. 2009

[7]桉农间作系统对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林培群,余雪标,刘苇,刘宁,李叶. 2010

[8]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循环. 余雪标,白先权,徐大平,蔡景光. 1999

[9]海南儋州橡胶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 李君,李玉武,舒常庆,兰国玉. 2015

[10]蕉园土壤因子与香蕉枯萎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武春媛,李光义,洪葵. 2012

[11]蚯蚓粪与椰糠配施对盐渍土的改良效应. 邓晓,武春媛,吴永梅,李怡,吴东明,谭华东,李勤奋. 2021

[12]水稻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焦爱霞,杨昌仁,曹桂兰,李点浩,郭建春,金钟焕,金弘烈,李圭星,韩龙植. 2008

[13]化州橘红成年态茎段离体培养的改良. 李凯,陈雄庭,洪磊,甘露. 2011

[14]丘陵地剑麻施肥技术探讨. 蒋恩冬,谭施北,习金根,阮耀礼,方石桂,陈禄,易克贤. 2019

[15]韭菜-番木瓜间作模式对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丽霞,黄大野,何应对,井涛,丁哲利,刘永霞,韩丽娜,吴斌. 2017

[16]对胶园间作木薯的思考及展望. 黄洁,周建国,林世欣,陈运灿,刘芯晓,李学. 2014

[17]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张昂,鱼欢,吉训志. 2022

[18]4个无刺菠萝新品种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的间作比较. 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魏长宾,孙光明. 2014

[19]不同密度槟榔问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20]超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下桉树人工林根系的研究. 王恩群,余雪标,林培群,曹磊,杨怀.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