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昆虫行为的左右非对称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厚军 1 ; 林硕 2 ; 陈艺欣 2 ; 陈勇 2 ; 赵建伟 2 ; 魏辉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昆虫;左右非对称性;行为偏侧性;触角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8 年 55 卷 01 期

页码: 1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脑和行为的左右非对称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现在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而近期又发现无脊椎动物中也存在行为偏侧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群居型昆虫的嗅觉行为和大脑的非对称性表现在种群水平上,少数散居型昆虫行为的非对称性往往表现在个体水平上。当前,昆虫行为的单侧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助于对生物多样性中单侧性的早期起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探索昆虫进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大多数昆虫而言,行为的偏侧性都是通过对触角的左右非对称性研究来实现的,触角作为昆虫感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昆虫寄主定位、识别、取食、觅偶、交配、繁殖、栖息、防御与迁移、稳定飞行速率等社会性行为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蜚蠊目和直翅目昆虫行为非对称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有助于分析不同种类昆虫在进化历史上的相似性以及探讨昆虫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的进化差异。

  • 相关文献

[1]荔枝蒂蛀虫雄蛾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张辉,江世宏,陈晓琴. 2013

[2]昆虫免疫进化的研究进展. 周琼. 2007

[3]稻粉虱的发育速率模型. 魏辉,张晓俊,郑月琼,赵士熙. 2000

[4]福建省竹林益害螨名录(Ⅰ). 张艳璇,林坚贞,杨闽,刘巧云,童如行.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