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7个桃品种品质测定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杰 1 ; 王雨 1 ; 刘欢 1 ; 范丽颖 1 ; 韩继成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桃;挥发性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46-52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7个桃品种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了各品种果实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从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醛类6种、醇类5种、酯类11种、烃类2种、酮类1种、酸类4种、吡喃1种;7个桃品种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己醛、1-己醇、(E)-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春雪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里那醇、1-己醇;京引黄桃1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金奥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乙酸乙酯、里那醇;沪油018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乙酸己酯、(Z)-乙酸叶醇酯、(E)-2-己烯醛、乙酸异丁酯;秋燕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和(E)-2-己烯醛;瑰宝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Z)-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1-己醇;中油8号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1-己醇、里那醇。

  • 相关文献

[1]套袋对日光温室桃果实品质及香气组分的影响. 李杰,王雨,李永红,田启航,刘国俭,陈湖,常瑞丰,王召元. 2024

[2]燕山地区板栗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李杰,王雨,刘诗源,高倩,韩继成. 2021

[3]'花盖梨'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李杰,韩继成,杨素苗,王雨. 2020

[4]不同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提取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刘敬科,赵巍,刘莹莹,张玉宗. 2010

[5]不同发酵方式对鸭梨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周雪艳,赵一凡,张晓腾,赵国群,关军锋. 2018

[6]小米粥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与研究. 刘敬科,刘松雁,赵巍,左晓磊,张玉宗. 2010

[7]不同发酵方式对鸭梨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周雪艳,赵一凡,张晓腾,赵国群,关军锋. 2018

[8]不同萃取头固相微萃取分析小米清酒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李少辉,赵巍,张爱霞,刘莹莹,张佳丽,张玉宗,刘敬科. 2018

[9]桃花芽分化期调控进展及思考. 陈湖,王召元,张立莎,常瑞丰,刘国俭,韩继成. 2013

[10]中熟桃新品种艳保的选育. 王召元,张立莎,常瑞丰,陈湖,韩继成,刘国俭. 2013

[11]我国设施桃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张立莎,召元,陈湖. 2011

[12]桃树叶片气孔的研究 Ⅱ.气孔形状与大、小气孔分布.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宣立锋. 2007

[13]桃果实裂果与果实性状关系的研究.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 2007

[14]优质晚熟桃新品种“美帅”的选育.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 2007

[15]桃树叶片气孔的研究 Ⅰ.气孔密度与气孔大小. 马之胜,贾云云,王建学,王越辉. 2007

[16]桃果实大小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 2013

[17]设施桃灰霉病的绿色防治方法. Li Yonghong,李永红,Wang Zhaoyuan,王召元,Chang Ruifeng,常瑞丰,Liu Guojian. 2019

[18]桃果实大小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赵清涛. 2013

[19]太行山区无公害桃肥水管理技术. 王越辉,滕慧颖,檀海斌,刘伊明. 2018

[20]美博桃的树体生长及枝芽特性. 王越辉,白瑞霞,贾云云,马之胜,柴岳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