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杀菌剂对七叶一枝花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比较及田间防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媛 1 ; 周先治 2 ; 陈阳 2 ; 林永胜 2 ;

作者机构: 1.厦门海关技术中心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灰霉病;重楼葡萄孢;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期刊名称: 亚热带农业研究

ISSN: 1673-0925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09-214

摘要: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结合田间试验,筛选七叶一枝花灰霉病菌的最佳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啶菌噁唑乳油、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剂、43%戊唑醇悬浮剂、40%嘧霉胺悬浮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及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等7种杀菌剂对七叶一枝花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选取4种毒力较高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25%啶菌噁唑乳油、40%嘧霉胺悬浮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七叶一枝花灰霉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42 2、0.052 6、0.017 2、0.124 9 mg·L-1。田间试验表明,0.1 g·L-1 50%咯菌腈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3.90%;0.25 g·L-1 25%啶菌噁唑和0.5 g·L-1 40%嘧霉胺次之,防治效果分别为79.40%和76.73%;0.625 g·L-1 50%腐霉利的防治效果最低,仅65.35%。[结论]咯菌腈、啶菌噁唑和嘧霉胺对七叶一枝花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田间防治效果较好,可用于七叶一枝花灰霉病的防治。

  • 相关文献

[1]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的研究. 杜宜新,陈仁,石妞妞,阮宏椿,甘林,陈福如. 2013

[2]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贮藏物质及淀粉酶活性变化. 苏海兰,周先治,李希,陈敏健,卓景泰,唐建阳,肖凤友,齐诚龙. 2017

[3]不同种植模式七叶一枝花土壤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 苏海兰,郑梅霞,朱育菁,单寄坪. 2019

[4]七叶一枝花育苗栽培技术. 陈宏. 2021

[5]转录组学揭示七叶一枝花在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差异基因. 方少忠,苏海兰,郑益平,张洁,杨成龙,林智敏. 2021

[6]福建地区七叶一枝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苏海兰,郑梅霞,肖荣凤,苏宗万,江保东,刘祥凤,王长方,朱育菁. 2020

[7]七叶一枝花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苏海兰,方少忠,郑梅霞,单寄坪,陈宏,肖凤友,朱育菁. 2020

[8]福建省七叶一枝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苏海兰,苏宗万,郑梅霞,陈宏,朱育菁. 2020

[9]七叶一枝花种苗移栽抗病性研究. 苏海兰,郑梅霞,王长方,陈宏,王旭卉,单寄坪,肖凤友,朱育菁. 2020

[10]七叶一枝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郑梅霞,陈宏,朱育菁,苏海兰. 2020

[11]七叶一枝花采种母株春季栽培管理技术. 苏海兰,郑梅霞,陈宏,单寄坪,肖凤友,朱育菁. 2020

[12]七叶一枝花采种母株繁殖技术研究. 苏海兰,郑梅霞,方少忠,陈宏,单寄坪,肖凤友,朱育菁. 2020

[13]七叶一枝花种子质量对出苗率的影响研究. 苏海兰,郑梅霞,方少忠,陈宏,朱育菁,单寄坪. 2020

[14]七叶一枝花种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苏海兰,方少忠,李先恩,郑梅霞,单寄坪,陈宏,朱育菁. 2020

[15]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研究进展. 牛雨晴,江保东,朱育菁,郑梅霞,陈宏,苏海兰. 2023

[16]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与影响因子分析. 罗晓锋,乔锋,周建金,苏海兰,周先治. 2024

[17]氮磷钾配方施肥提高林下七叶一枝花产量和重楼皂苷含量. 苏海兰,郑梅霞,陈宏,朱雁鸣,朱育菁. 2024

[18]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苏海兰,周先治,李希,陈敏健,卓景泰,唐建阳,单寄坪,林映从. 2017

[19]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孢子扩散动态与田间病情相关性. 陈群航,陈仁,杜宜新,俞晓利,陈福如. 2014

[20]福州地区设施茄科蔬菜灰霉病发生规律调查. 陈仁,陈群航,杜宜新,俞晓利,陈福如.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