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谷子重组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芳 1 ; 张晓磊 1 ; 魏玮 1 ; 赵治海 1 ; 王晓明 1 ; 宋国亮 1 ;

作者机构: 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国家谷子改良中心张家口杂交谷子分中心/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杂交谷子;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30-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揭示影响谷子单株穗粒重的主要因素,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为高产杂交谷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推荐材料。以张杂谷3号(不育系A 2×冀张谷1号×SR 3522)分离构建的341个家系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s, RIL)群体为材料,对抽穗期、倒二叶长、倒二叶宽、株高、茎秆粗度、伸长节节数、成穂茎数、穗颈长度、穗长、穗粗、穗码数、码粒数、穗重、穗粒重、单株草重和千粒重等16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亲本成穗茎数、穂重和穗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RIL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分布频率近似正态分布,表现双向超亲分离。穗粒重与抽穗期、成穂茎数、单株草重和穂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二叶长、茎秆粗度、伸长节节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的拟合度R2=0.920,表明本研究调查的性状基本上涵盖了影响穗粒重的主要性状;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穂重、成穂茎数、穂粗、穂长、抽穗期、倒二叶宽、倒二叶长、穂颈长度、伸长节节数、码粒数、茎秆粗度、穂码数和株高是影响单株穗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抽穗期、成穂茎数、穂长、穂粗、穂重和千粒重对穗粒重的正向直接作用较大,而倒二叶长、倒二叶宽、株高、茎秆粗度、伸长节节数、穂颈长度、穂码数和码粒数通过对单株穗粒重的负向间接作用较大。在欧式距离为25.0处可将RIL群体划分为六类,第Ⅰ类群包括269份材料,该类群中生育期较长,产量较低;第Ⅱ类群包括60份材料,该类群产量水平较低;第Ⅲ类群包括8份材料,该类群产量最低;第Ⅳ类群包括2份材料,该类群产量属中等水平;第Ⅴ类群包括1份材料,该类群产量属上等水平;第Ⅵ类群包括1份材料,该类群产量属中上等水平。

  • 相关文献

[1]草莓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杨雷,李莉,杨莉,陈江玉,刘志欣. 2012

[2]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 刘长友,范保杰,曹志敏,王彦,张志肖,苏秋竹,王素华,田静. 2012

[3]气候条件对河北低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月英,柳斌辉,牛英洁,王霞,张歆婕,栗雨勤. 2009

[4]张家口市坝上地区谷子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宋国亮,张海颖,范光宇,王晓明,王德权,赵治海. 2019

[5]草莓单株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YANG Li,杨莉,YANG Lei,杨雷. 2009

[6]不同熟期水稻品种间产量构成特点的分析探讨. 刘国庆,张启星,刘善资,王永新,王秀萍,刘亚芹. 1994

[7]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与通径分析. 李月英,刘全喜,张文英,柳斌辉,李新,谢莉莉,马敬民,李爱国,栗雨勤. 2008

[8]全程干旱胁迫下棉花主要遗传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刘丽英,戴茂华,张胜古,吴振良. 2012

[9]东北春谷区近年来谷子育成品种的评价. 李志江,马金丰,李延东,李祥羽,刁现民,张婷. 2017

[10]谷子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宋国亮,冯小磊,范光宇,史高雷,李双东,王峰,王晓明,赵治海. 2017

[11]极度干旱区杂交谷子水分高效利用研究. 赵治海,冯小磊,史高雷,宋国亮,范光宇,王晓明,王峰. 2017

[12]河北省杂交谷子区域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 汪洋,董文琦,王淑芬,司贝贝,岳增良. 2014

[13]从谷子产业的角度统筹杂交谷子产业发展. 张春锋,张新仕,张晓,蒲娜娜,董文琦. 2017

[14]干旱胁迫对张杂谷3号及亲本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晓磊,史高雷,赵治海,冯小磊,王晓明. 2020

[15]极度干旱区种植方式对谷子叶部水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冯小磊,范光宇,王晓明,王峰,张晓磊. 2020

[16]不同肥料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芳,魏玮,张晓磊,赵治海. 2020

[17]杂交谷子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李明哲,刘国荣,宋凯,崔海英,郝洪波,王晓明. 2014

[18]灌浆期杂交谷子旗叶的光合特性. 刘子会,张红梅,张艳敏,李国良,郭秀林. 2012

[19]不同生育期杂交谷子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杂种优势. 刘子会,王晓明,柳斌辉,张红梅,郭秀林. 2013

[20]大豆籽粒氨基酸含量的QTL分析. 陈强,闫龙,雷亚坤,张颖君,邸锐,刘兵强,杨春燕,张孟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