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经廷 1 ; 吕丽华 1 ; 董志强 1 ; 张丽华 1 ; 姚艳荣 1 ; 申海平 1 ; 姚海坡 1 ; 贾秀领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冬小麦;灌溉策略;水氮耦合;华北平原;高产稳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9 年 45 卷 011 期
页码: 1746-17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华北地区冬小麦开花期补灌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稳产节灌制度,于2007—2016连续10年进行了大田定位试验,研究在冬小麦拔节期灌水基础上,播前底墒、长期不同施氮及生育期降水等对开花期补灌增产效应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裂区设计,灌水量为主区,设春灌1次水(拔节期75 mm,W1)和2次水(拔节期和开花期各75 mm,W2)2个处理;施氮量为副区,设6个水平,分别为0(N0)、60(N60)、120(N120)、180(N180)、240(N240)、300 kg hm-2(N300).冬小麦开花期补灌增产效应受播前底墒影响显著,播前2 m土体贮水量越大开花期补灌增产率越小.施氮水平也显著影响开花期补灌增产效应,随着定位试验年限的增加,N0和N60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逐年下降,从第6年开始开花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基本丧失.在足墒播种和正常供氮(施氮量不低于120 kg hm-2)条件下,开花期补灌的增产效应还受冬小麦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的影响,尤其是拔节–开花期的有效降水量.开花期补灌增产率随生育期以及开花后的有效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拔节–开花期有效降水量大于25.3 mm时,开花期补灌没有显著优化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物量、收获指数等产量性状,最终增产不显著;此情景下,拔节期灌1次水(75 mm左右),即可在维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降低耗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稳产与节水协同.本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冬小麦在足墒播种、施氮量不低于120 kg hm-2、拔节期灌水前提下,拔节–开花期有效降水量可作为开花期灌水与否的重要决策依据.
- 相关文献
[1]夏玉米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吕丽华,崔永增,李谦,姚艳荣,黄冀楠,张经廷,孟建,李明远. 2023
[2]水氮耦合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杨世丽,张凤路,贾秀领,马瑞昆,姚艳荣. 2008
[3]作物水肥耦合类型量化方法在华北冬小麦水氮配置中的应用.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董志强,姚艳荣,姚海坡,申海平,贾秀领. 2019
[4]土下微膜覆盖与灌水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与物质生产效果的影响. 何立谦,张维宏,张永升,曹彩云,李科江,杜雄. 2014
[5]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冀麦782的选育及其育种策略. 赵炜,郭晓蕊,牟东明,赵爱菊,刘玉平,吕亮杰. 2024
[6]水氮耦合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植株吸氮量及产量的影响. 杨世丽,贾秀领,张凤路,马瑞昆,孟祥法,李爱华. 2008
[7]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区冬小麦种植综合效应探讨. 王慧军,张喜英. 2020
[8]~(15)N同位素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氮营养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张经廷,周顺利,王志敏,贾秀领. 2019
[9]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张经廷,陈青云,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10]华北平原小麦一玉米两熟作物区土壤培肥途径研究. 邢素丽,韩宝文. 2007
[11]华北平原区农业立体污染现状与特征. 贾树龙,孟春香,杨云马,武雪萍,王小彬,蔡典雄. 2010
[12]基于COTTON2K的华北平原和新疆2个棉区棉花耗水特征比较. 杨艳敏,欧阳竹,王淑芬. 2012
[13]华北平原区农田优化施肥技术防治立体污染效果研究. 贾树龙,孟春香,杨云马,武雪萍,王小彬,蔡典雄. 2010
[14]华北平原甜高粱蛀茎螟虫为害的初步研究. 马继芳,董立,郑直,杜瑞恒,甘耀进,董志平. 2010
[15]杂交棉合丰202高产制种载培技术. 周汉章,刘环,李吉朝,刘东来,薄奎勇,任中秋,王新玉. 2011
[16]玉米新品种冀丰179特征特性和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王延兵,王宝强,王爱兵,武玉华,宋炜,张动敏. 2017
[17]高产稳产 抗病虫棉花杂交种冀棉35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崔淑芳,张海娜,金卫平,刘祎,杜华婷,张玉松,骆冬洁,杨建良. 2014
[18]节水抗旱高产稳产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一衡6632. 孟祥海,魏建伟,乔文臣,孙书娈,李丁,李强,陈秀敏. 2015
[19]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冀麦479的选育及育种策略. 郭晓蕊,赵爱菊,刘玉平,赵炜,马志高,吕亮杰,陈希勇. 2024
[20]玉米新品种郑单9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丁莉,付文涛,王延兵,李飞,姬雷,董辉,李高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作者:姚海坡;姚艳荣;班进福;张经廷;韩江伟;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施氮量;优质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评分
-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
玉米果穗湿储技术与装备分析
作者:张丽华;李谦;张峰;籍俊杰
关键词:玉米果穗;湿储技术;装备
-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夏玉米;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株型结构的影响
作者:吕丽华;吴立勇;李谦;刘朝芳;姚艳荣;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产量;生长发育;株型结构
-
抗逆广适小麦品种共性特征分析
作者:吕丽华;韩江伟;张经廷;董志强;孟建;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筛选;株型特征;生理特征;产量构成特征
-
夏玉米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吕丽华;崔永增;李谦;姚艳荣;黄冀楠;张经廷;孟建;李明远
关键词:华北平原;夏玉米;水氮耦合;灌溉策略;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