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秋施肥的增产机制与高效施用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兰晓泉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

关键词: 秋施肥;小麦;产量;~(15)N;养分;利用率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1993 年 07 期

页码: 28-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春播作物基肥在秋末施入,能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秋施肥比春施平均增产9.7%~16.9%,亩增粮8.9~21.4kg,氮肥利用率提高2.4~5.2个百分点。秋施肥的关键技术是肥料深施12~16cm,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一次施用。化肥的合理施用量为每亩春小麦N 4~6kg,P_2O_52~3kg;胡麻N 3~5kg,P_2O_51.5~2.5kg。秋施时间以10月中旬为宜,施肥方式以条施为优。

  • 相关文献

[1]肥料运筹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 冉生斌. 2018

[2]黄土高原旱地以残效及利用率研究. 王生录. 2003

[3]黄土高原旱地磷肥残效及利用率研究. 王生录. 2003

[4]中国马铃薯不同产区氮肥利用率的比较分析. 于静,熊兴耀,高玉林,王贵江,王万兴,吕和平,朱杰华,石瑛,杨艳丽,汤浩,董道峰,樊明寿. 2019

[5]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6]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7]土壤水分下限对固定道垄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双龙,马忠明,李玉斌,杨钊,吕晓东. 2017

[8]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 郑立龙,陈珩. 2017

[9]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10]播期播量对陇春31号籽粒性状的影响. 王炜,陈琛,刘风,叶春雷,罗俊杰. 2020

[11]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灌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杨蕊菊. 2020

[12]甘肃省小麦单产水平提高的潜力分析. 张志恒,杨长刚. 2020

[13]长期翻压绿肥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的化肥减施潜力. 崔恒,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吴科生,杨蕊菊,樊志龙,曹卫东. 2023

[14]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国平,张平良,张绪成. 2014

[15]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张绪成,杨如萍,郭天文. 2010

[16]小麦混系群体和纯系群体产量比较试验. 杨秀兰,张旭臣,杜久元. 2009

[17]施氮量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张绪成,上官周平. 2007

[18]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控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赵磊,孙振宇,黄冲,王爽,潘娟娟,王海光,曹世勤,马占鸿. 2010

[19]长效缓释小麦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 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杨君林,张旭临,巩俊花. 2018

[20]种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刘永刚,吕和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