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萌 1 ; 刘一超 2 ; 梁琼 2 ; 刘云 2 ; 陈波 3 ;

作者机构: 1.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2.;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3.;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森林公园;树种;大气颗粒物;吸附量;叶表面形态

期刊名称: 北京农学院学报

ISSN: 1002-3186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79-83

摘要: 【目的】为了了解北京城市森林公园内不同树种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筛选出对大气颗粒物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绿化造林树种。【方法】选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10个树种,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算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的吸附量,并用扫描电镜获取各树种的叶片表面形态特征。【结果】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针叶树种高于阔叶树种。其中对TSP的吸附能力较强的是油松和白杄,较小的是紫丁香和毛白杨;对PM10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紫丁香和毛白杨;对PM2.5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毛白杨和榆叶梅;对PM1.0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毛白杨和榆叶梅。【结论】针叶树种中,叶表面存在深浅差异明显的细密沟壑以及密集的气孔、绒毛等更有利于叶片对颗粒物的吸附;反之叶表面较为平滑,无明显起伏,不利于吸附颗粒物。总体而言,叶表面具有大量沟槽、气孔的针叶树种较阔叶树种具有更高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的绿化造林可以优先考虑针叶树种如白杄、油松等。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机理及合理选择公园绿化树种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北京农学院常见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 陈玉艳,王萌,王敬贤,梁琼,刘云,陈波. 2018

[2]北京西山绿化树种秋季滞纳PM_(2.5)能力及其与叶表面AFM特征的关系. 陈波,刘海龙,赵东波,陈鹏飞,鲁绍伟,李少宁. 2016

[3]北京西山不同海拔油松林PM_(2.5)浓度及叶片吸附量变化规律. 鲁绍伟,李少宁,陈波,刘海龙,赵东波,陈鹏飞. 2017

[4]北京常见绿化树种叶表面形态与PM_(2.5)吸滞能力关系. 李少宁,刘斌,鲁笑颖,鲁绍伟,陈军丽. 2016

[5]3条风沙进京路径植物吸附颗粒物能力. 鲁绍伟,李少宁,陈波,丁杰,蒋燕. 2019

[6]北京秋季不同树种吸附PM_(2.5)研究. 赵云阁,鲁绍伟,李利学,谷建才,陈波,李少宁. 2016

[7]北京不同树种吸滞PM2.5特征研究. 赵云阁,谷建才,刘海龙,鲁绍伟,赵东波,陈波,陈鹏飞,李少宁. 2017

[8]北京七种常见经济林吸滞重金属的特征. 李少宁,田少强,赵云阁,刘斌,陈波,鲁绍伟. 2017

[9]不同树种林业废弃物对大球盖菇栽培的影响. 宋爽,郭远,张殿朋,高琪,范阳阳,刘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