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不同冠层结构下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丽华 1 ; 贾秀领 1 ; 梁双波 1 ; 王璞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夏玉米;密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氮效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3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180-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冠层、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密度调控,构建高效冠层,发挥品种潜力,实现高产和高水氮效率同时提高。结果表明,低中密度条件下冠层结构合理,穗位层透光率较高,植株LAI发展符合中稳、后衰慢的动态,穗粒数和产量较高。耗水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水分利用率(WUE)随密度增加而先升后降,为中密度下较高。地上部总氮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与种植密度并不呈正比,3个品种夏玉米各项氮效率指标均为低或中密度处理较高。可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但密度增加有一定的上限范围,过高反而不利于产量和水氮效率的提高。

  • 相关文献

[1]化控条件下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军虎,张翠绵,杜义英,霍立勇,滕慧颖. 2014

[2]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对优质麦生长、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 崔永增,姚海坡,李谦,姚艳荣,吕丽华,吴立勇,翟立超,贾秀领. 2023

[3]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4]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云奇,陶洪斌,杨利华,祁利潘,张全国,陈鹏飞,王璞. 2013

[5]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6]播期与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5

[7]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孟静,张丽华,董志强,申海平,姚海坡,张丽荣,贾秀领. 2020

[8]刈割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9

[9]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吕丽华,董志强,王学清,刘茜,张丽华,贾秀领. 2019

[10]花期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花粉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贾良良,黄少辉,刘学彤,杨云马,孙彦铭. 2020

[11]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张经廷,陈青云,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12]微灌条件下追肥施用方法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吕丽华,李谦,姚海坡,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2014

[13]秸秆覆盖与种植密度对黑龙港平原区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柳斌辉,王溪森,王变银,张文英. 2016

[14]不同灌水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吕丽华,贾秀领,姚海坡,张经廷,张丽华,梁双波. 2017

[15]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曹彩云,李伟,党红凯,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王广才,张胜古. 2013

[16]氮磷钾配施对夏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秦文利,李春杰,刘孟朝,韩宝文. 2006

[17]不同种植方式沟播沟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建明,李志宏,张喜英,邵立威,范凤翠,石玉芳. 2010

[18]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冠层性状的调控. 吕丽华,梁双波,张丽华,贾秀领,张晓. 2015

[19]白洋淀沿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土壤及土壤溶液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赵姗姗,赵全力,贾良良,刘文菊. 2012

[20]土壤肥力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 郭丽,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