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装配式柔性墙体日光温室联合储热系统蓄放热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蔷薇 1 ; 李明 2 ; 王利春 3 ; 胡娟秀 3 ; 宋卫堂 1 ; 魏晓明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长治学院

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日光温室;墙体;传热;联合储热;蓄放热特性;水循环;地中换热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4 年 015 期

页码: 183-19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增设多蓄热介质联合主动蓄放热系统是解决装配式柔性墙体日光温室“重保温、轻蓄热”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当前对于“土壤-空气-水”多介质联合储热系统蓄放热特性和加温效果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该研究以配备“空气源地中热交换-水源后墙循环换热”联合储热系统的装配式柔性墙体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跟踪测试和能量转移测算,对联合储热系统各自和组合的蓄放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有联合储热系统的装配式柔性墙体日光温室室内夜间最低空气温度维持在10℃以上,室内外最大温差达26.5℃。0~50 cm的土壤层是该温室主要蓄热介质,晴天土壤层蓄热量最高占总蓄热量的63.5%。地中热交换系统最高占土壤蓄热量的54.4%。水循环系统蓄热量可达424.04 MJ,最高占总蓄热量的45.1%,通过循环蓄热可将储水池内8 m3水的温度提高到35℃。连阴天时,通过引入蓄放热比指标,对联合储热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发现水循环系统具有蓄放热速度快的特点,蓄放热比绝对值最高可达1.62,是当天土壤蓄放热的1.8倍。但从总量上看,土壤仍是连阴天主要放热来源,在北京地区联合蓄放热系统能够维持3个连阴天的热量需求。水循环系统平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为9.16,地中热交换系统平均COP为6.82,联合蓄放热系统综合COP为8.85,对比热泵,其节能率达60.26%。研究结果为联合储热系统蓄放热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日光温室自然对流蓄热中空墙体蓄放热效果研究. 任晓萌,程杰宇,夏楠,赵淑梅,崔文慧,马承伟,王庆荣. 2017

[2]蓄冷保温箱真空隔热蓄冷控温传热模型与验证. 吕恩利,沈昊,刘妍华,李斌,吴吉祥,杨信廷,郭嘉明. 2020

[3]全封闭温室降温方法研究. 张敏,王国栋,薛绪掌,樊强,李霞. 2011

[4]单体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构建与实现. 赵倩,郭文忠,李友丽,王琨琦,聂铭君,李银坤. 2017

[5]华北五省区日光温室微气候环境调查与评价. 徐凡,马承伟,曲梅,刘洋,宫彬彬,张建宇,曹晏飞,孙国涛,刘晨霞. 2014

[6]不同天气条件下黄瓜日光温室温湿度空间分布研究. 王慧,陈梅香,李文勇,孙祥,李明. 2015

[7]不同生育期黄瓜叶片湿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崔海,郭文忠. 2017

[8]基于灾变链式理论的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警源追溯模型研究. 李明,孙传恒,钱建平,吉增涛,杨信廷. 2010

[9]日光温室三维结构设计与可视化系统研究. 魏伟,郭新宇,陆声链,肖伯祥,温维亮. 2011

[10]日光温室对流循环蓄热墙体构造对室内气流场的影响. 王庆荣,程杰宇,崔文慧,夏楠,赵淑梅,马承伟. 2016

[11]日光温室空气余热热泵加温系统应用效果. 孙维拓,郭文忠,徐凡,王利春,薛绪掌,李银坤,陈永平. 2015

[12]基于冠层温湿度模型的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预警方法. 王慧,李梅兰,许建平,陈梅香,李文勇,李明. 2015

[13]特色番茄新品种 京丹绿宝石. 丁海凤. 2007

[14]日光温室光辐射计算简便模型研究. 王旭,刘慧英,杨信廷,雷鹏,陈梅香,李明. 2016

[15]种植及翻压绿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白小军,冯海萍,张丽娟,曲继松,杨冬艳,郭文忠. 2014

[16]中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志杰,郑文刚,胡清华,史彦军,滕弘飞. 2007

[17]日光温室正压湿帘冷风降温性能及冷负荷计算模型. 孙维拓,周波,徐凡,尚超,Chungui Lu,郭文忠. 2019

[18]不同灌溉模式对日光温室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阳,李友丽,田永强,张振贤,高丽红. 2014

[19]薄皮甜瓜早熟高效简约化栽培技术. 张万清,李大勇. 2017

[20]育苗温室辣根素消毒处理效果研究. 赵立群,田文,田雅楠,曹玲玲,徐秀兰.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