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珏锋 1 ; 吴鸿 1 ; 陈建明 2 ; 郑许松 2 ; 陈列忠 2 ; 俞晓平 2 ;

作者机构: 1.浙江林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褐飞虱;离体培养;类酵母共生菌;解脂假丝酵母;菌株分离;分子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551-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卵块离体培养法,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卵块中分离筛选到1株类酵母菌菌株,命名为34号菌株。比较34号菌株与直接从褐飞虱虫体内分离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symbiotes,YLS)26S rDNA序列同源性,并将结果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结果显示两种菌株都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的解脂假丝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初步表明分离所得34号菌株可能为褐飞虱内共生菌的一种,同时也说明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可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获得。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其2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 张珏锋,陈建明,陈法军,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9

[2]吡虫啉胁迫对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抗性及敏感菌株生长的影响. 张海强,陈建明,张珏锋. 2014

[3]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及其与褐飞虱致害性及抗药性形成的关系. 张珏锋,陈建明,陈列忠,何月平. 2009

[4]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6

[5]制霉菌素对褐飞虱取食行为、营养及共生菌数量的影响.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2015

[6]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菌体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张海强,陈建明,张珏锋. 2015

[7]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李娜,陈列忠,俞晓平. 2009

[8]褐飞虱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共生菌18SrDNA部分序列比较. 张珏锋,吕仲贤,陈法军,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陈列忠,俞晓平. 2006

[9]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抗吡虫啉菌株的驯化. 李娜,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陈列忠. 2011

[10]高温对灰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和耐药性的影响. 张晓婕,俞晓平,陈建明. 2008

[11]类酵母共生菌与灰飞虱卵巢发育和产卵量的关系. 白旭,董胜张,边亚琳,俞晓平,陈建明. 2009

[12]褐飞虱与其共生菌——类酵母菌的相互作用. ^A张珏锋^B1^D1%^A陈建明^B2^D1%^A吕仲贤^B3^D1%^A郑许松^B4^D1%^A徐红星^B5^D1%^A陈列忠^B6^D1%^A中屠旭萍^B7^D2%^A俞晓平^B8. 2004

[13]外源茉莉酸对水稻植株抗褐飞虱的诱导作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14]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种群及其与抗性水稻品种的关系.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 2000

[15]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6]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7]本地早桔试管微芽嫁接初步试验. 罗君琴,李丽,徐建国,孙建华,柯甫志,聂振朋. 2011

[18]文心兰茎尖及花梗离体培养研究. 姚丽娟,徐晓薇,林绍生,游聚斌,陈中林. 2004

[19]国兰离体培养的回顾与展望. 孔凡龙,柴明良,徐晓薇. 2008

[20]秋水仙素离体诱导金线莲多倍体的研究. 王丽芳,黄建,林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