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生活史阶段华石斛在附生树宿主上的垂直分布格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翠利 1 ; 张中扬 1 ; 宋希强 1 ; 武华周 1 ; 陈枳衡 1 ; 李大程 1 ; 张哲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南省特色花木资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保育;附生植物;兰科植物;种群动态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3 年 21 卷 003 期

页码: 1006-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附生植物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的一个关键特征成分.为揭示附生植物在不同宿主树与附生位置的生长质量与发育过程及其生态功能的可能变化,本研究研究了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国特有附生兰科植物华石斛的不同生活史阶段个体在四种主要宿主树及不同附生位置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华石斛主要的附生宿主树种为:毛棉杜鹃和竹叶松等4种灌木.从附生位置来看,华石斛个体主要分布在树冠区域的各级分枝上,树干上部的华石斛附生最少.根据华石斛鳞茎生长情况,将华石斛个体分为幼苗、幼年和成年三个生活史阶段;华石斛未成年个体较少,其中成年阶段占优,种群属于衰退型.毛棉杜鹃上的华石斛幼苗显著多于其他3种宿主树;各级分枝上都存在有较多的3个生活史阶段的个体,而在树干尤其是树干上部只有少量成年个体,缺少幼苗与幼年个体.针对特有珍稀植物华石斛进行就地保护与种群恢复,需要重视对其主要宿主树毛棉杜鹃的保护.不同宿主树与附生位置可能通过不同的树皮理化特征、湿度、温度与光照等因素影响华石斛的生长与发育速率,从而导致生活史阶段的差异.这些结果对促进华石斛的就地保护与解释附生植物生态功能的时空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兰科植物保育研究概况(综述). 黄暖爱,黄绵佳. 2007

[2]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范黎,郭顺星. 1998

[3]海南兰科植物研究杂记(Ⅲ). 黄明忠,王毅,王清隆,李仕宁,谌振,杨光穗. 2021

[4]海南兰科植物研究杂记(Ⅱ). 黄明忠,王清隆,刘芝龙,杨光穗. 2014

[5]海南岛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特征. 余文刚,金志强,罗毅波,宋希强. 2007

[6]海南兰科植物2新记录属8新记录种. 黄明忠,刘芝龙,王清隆,杨光穗. 2014

[7]海南岛王下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施宗强,林芳升,喻时周. 2008

[8]海南兰科植物2新记录属7新记录种. 黄明忠,王清隆,杨光穗. 2017

[9]兰科植物花发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陆顺教,易双双,任羽,杨光穗,黄少华,尹俊梅. 2015

[10]海南兰科植物研究杂记(Ⅰ). 黄明忠,黄少华,徐世松,王清隆,杨光穗. 2012

[11]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09

[12]海南儋州地区橘小实蝇成虫数量动态. 刘奎,唐良德,邱海燕,付步礼. 2016

[13]海南豇豆蓟马发生为害调查及蓝板监测技术研究. 唐良德,梁延坡,韩云,付步礼,邱海燕,张瑞敏,吴建辉,刘奎. 2015

[14]黄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种群动态. 王政,张绍华,杨陈军,孟倩倩,孙世伟,高圣风,刘爱勤,杨婧. 2020

[15]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种群动态及其对本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陈丽云,朱麟,肖彤斌,陈绵才,林珠凤,符悦冠. 2010

[16]香蕉园黄胸蓟马成虫种群的活动节律、消长规律与空间分布. 付步礼,夏西亚,邱海燕,李强,唐良德,张欣,曾东强,刘奎. 2019

[17]菠萝粉蚧种类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 何衍彪,詹儒林,刘映红,孙光明,李国平,赵艳龙. 2013

[18]海南蔗区趋光性昆虫种类及其动态研究. 伍苏然,熊国如,杨本鹏,詹儒林,蔡文伟,杨乃博,李国平,张树珍. 2013

[19]垂叶榕上16种榕小蜂的种群动态. 王仲敏,胡好远,牛黎明,黄大卫. 2010

[20]豇豆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邱海燕,付步礼,唐良德,陈俊谕,刘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