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蚁象气味结合蛋白CforOBP8的基因表达谱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贾小俭 1 ; 高波 1 ; 马娟 1 ; 李秀花 1 ; 陈书龙 1 ; 王容燕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蚁象;气味结合蛋白;性信息素;表达谱;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275-2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 OBP) OBP8的基因表达谱及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方法】基于甘薯蚁象成虫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蚁象成虫触角中克隆了气味结合蛋白OBP8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PCR方法测定该基因在甘薯蚁象成虫触角、口器、翅和跗节中的表达谱;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及蛋白纯化。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纯化的重组蛋白与16种配体化合物(1种性信息素和15种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结果】获得甘薯蚁象气味结合蛋白基因CforOBP8(GenBank登录号:MH549528)的完整编码序列,其开放阅读框长414 bp,编码13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5.56 kD,等电点为4.71,N末端具有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蛋白序列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forOBP8属于Minus-C OBPs亚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forOBP8在甘薯蚁象成虫触角中特异性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微量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成功表达。CforOBP8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力测试表明,CforOBP8与性信息素(E)-2-丁烯酸顺-(Z)-3十二烯基酯结合能力最强,解离常数K_i为4.13μmol/L;其次与5种植物挥发物也有一定的结合能力,依次为乙酸顺-3-己烯酯(K_i=7.54μmol/L)、柠檬烯(K_i=15.23μmol/L)、橙花醇(K_i=16.31μmol/L)、壬醛(K_i=28.71μmol/L)和苯乙醛(K_i=29.54μmol/L)。【结论】CforOBP8可能是甘薯蚁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并且在感受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过程中都发挥作用。

  • 相关文献

[1]甘薯蚁象在重庆的发生调查及成灾原因初探. 王容燕,陈书龙,王良平,张菡,范开举,邹祥明. 2015

[2]10种杀虫剂对甘薯蚁象的毒力测定. 王容燕,马广源,高波,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5

[3]甘薯蚁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高波,陈书龙. 2016

[4]应用性诱剂对福建甘薯蚁象的监测与防治研究. 王容燕,李秀花,马娟,高波,陈书龙. 2014

[5]甘薯蚁象对不同甘薯品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嗅觉反应. 贾小俭,马娟,高波,李秀花,张涛,陈书龙,王容燕. 2017

[6]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致病力测定. 于海滨,马娟,王容燕,耿亚玲,陈书龙. 2012

[7]绿芫菁成虫触角中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刘盼静,魏洪义,郭坤,马广源,张涛. 2022

[8]小麦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吕亮杰,陈希勇,胡梦芸,刘玉平,孙丽静,马乐,李辉. 2018

[9]小麦GASA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吕亮杰,陈希勇,张业伦,刘茜,王莉梅,马乐,李辉. 2018

[10]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评价. 刘金利,崔丽贤,程晓燕,乐文全,张朝红,张海娥,徐金涛,高丽娟,冉辛拓. 2014

[11]性信息素迷向法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冉红凡,路子云,刘文旭,马爱红,李建成. 2019

[12]不同品种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 冉红凡,马爱红,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 2019

[13]性信息素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捕试验. 赵巧芝,刘金利,徐金涛. 2012

[14]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冉红凡,路子云,刘文旭,马爱红,刘小侠,孙海鹏,李建成,张青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