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秋闲田饲用高粱的播期对单株生产力与产量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汉章 1 ; 刘红霞 2 ; 刘环 2 ; 周新建 2 ; 魏志敏 2 ; 侯升林 2 ; 李顺国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深泽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深泽县农业局;石家庄市农业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深泽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深泽县农业局;石家庄市农业局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深泽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深泽县农业局;石家庄市农业局;

关键词: 秋闲田;饲用高粱;播期;单株生产力;生物产量;回归模型;回归分析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51-58

摘要: [目的]为了探索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播期与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草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其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构建了播期与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单株鲜重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鲜=0.618-0.015x,单株干重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干=0.184-0.005x,单产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单=29 126.461-711.448x。在7月23日~8月30日之间的播期每推迟1 d,饲用高粱的单株鲜重平均减少0.015 g,单株干重平均减少0.005 g,单产平均减少711.448 kg/hm~2。[结论]该研究构建的3个回归模型,为秋闲田饲用高粱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 相关文献

[1]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生物产量的回归分析. 周汉章,刘红霞,刘环,周新建,魏志敏,李顺国,侯升林. 2017

[2]不同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与干鲜比的影响(英文). 周汉章,刘环,贾海燕,周新建,魏志敏,李顺国,刘海忠. 2018

[3]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和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刘凯,贾海燕,魏志敏,袁淑红,侯升林,李顺国. 2018

[4]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贾海燕,魏志敏,袁淑红,侯升林,李顺国. 2018

[5]不同因子对秋闲田秣食豆生物产量的影响(英文). 刘环,王新栋,王富贵,王新玉,周汉章,夏雪岩,侯升林. 2015

[6]播期、播量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魏志敏,贾海燕,周新建,侯升林,李顺国. 2017

[7]夏谷播期与籽粒产量的回归分析. 刘环,刘恩魁,周新建,张德荣,刘永平,刘红霞,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8]播量与水肥耦合对河北秋闲田饲用谷子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王新玉,王新栋,侯升林. 2016

[9]秋闲田一年生饲用作物品种筛选初报. 周汉章,王新玉,王新栋,王富贵,叶凯,刘环,侯升林. 2015

[10]播量与水肥耦合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刘斐,王新玉,王新栋,魏志敏,南春梅,任晓利,侯升林. 2015

[11]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优化方案研究. 周汉章,王新栋,王富贵,刘环,王新玉,侯升林. 2015

[12]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周汉章,刘环,魏志敏,周新建,贾海燕,侯升林,李顺国. 2017

[13]'黄冠'梨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何近刚,冯云霄,李丽梅,程玉豆,关晔晴,关军锋. 2019

[14]青贮玉米抽雄期后生物量积累和饲用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 游永亮,韩轩,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柳斌辉,李源. 2022

[15]脲甲醛缓释肥在冬小麦上的肥料效应研究. 杨军芳,黄少辉,邢素丽,袁维翰,刘枫,颜秀芳,贾良良,刘学彤. 2017

[16]河北省“十三五”粮食安全状况预测. 张新仕,侯亮,蒲娜娜,李英杰,胡玲. 2016

[17]谷子抽穗期与农艺性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贾小平,李剑峰,赵渊,全建章,董志平,戴凌峰,张小梅,张博,袁玺垒. 2019

[18]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 谢楠,李源,赵海明,游永亮,吕德智,刘贵波. 2014

[19]粮食种植农户节肥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河北省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 韩轩,宋健,杨秀丽,王桂荣,李敏,张星璨,郝换换,张新仕. 2023

[20]高丹草营养生长与饲用品质变化规律分析. 李源,谢楠,赵海明,刘贵波,谢俊雪.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