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ATP/ADP转运蛋白基因籼稻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伟奇 1 ; 胡昌泉 1 ; 苏军 1 ; 朱祯 2 ; 林文雄 3 ; 王锋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转基因;籼稻;淀粉;ATP/ADP转运蛋白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07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491-4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ATP/ADP转运蛋白(AATP)在质体膜上负责外源ATP的转入,直接关系到质体内ATP浓度,从而可能影响质体内相关的一些重要代谢途径(如淀粉合成).本研究利用4个转基因结构(水稻aatp正反义转基因结构和菊芋aatp正反义转基因结构),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113个转基因水稻克隆.PCR、Southern Blot验证和后代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多数以较低拷贝数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RT-PCR相对定量检测分析表明,插入基因在水稻中高水平表达,且与内源aatp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存在复杂的相互干扰,反义植株aatp的转录水平比正义株系的低.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李清华,郑苹立,郑长林,林玲娜,江川,黄庭旭. 2011

[2]籼稻明恢86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魏林艳,连玲,魏毅东,罗曦,何炜,谢鸿光,谢华安,张建福. 2019

[3]农杆菌介导直立型密穗基因DEP1遗传转化水稻的研究. 程朝平,叶新福. 2014

[4]华南籼稻骨干亲本稻瘟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陈睿,陈子强,凌波,农雯,田大刚,陈建民. 2024

[5]转甘蔗pepc基因籼稻恢复系N175的遗传学分析. 张建福,孙亚萍,马宏敏,王乌齐,朱永生,蔡秋华,王颖妲,张木清,谢华安. 2009

[6]籼型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的利用与创新. 吴方喜,蔡秋华,朱永生,张建福,谢华安. 2011

[7]根癌农杆菌介导籼稻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魏毅东,连玲,何炜,张建福,谢华安. 2012

[8]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9]2011-2013年福建省预试水稻品种米质分析与评价. 郑苹立,郑长林,段斌莉,李清华,黄庭旭. 2015

[10]优质、抗稻瘟病香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的选育. 游年顺,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潘玉卿,胡荣华,吴志源,谢美珠,孟志国. 2014

[11]农杆菌介导籼稻明恢86高效稳定转化体系的建立. 苏军,胡昌泉,翟红利,颜静宛,陈在杰,王锋. 2003

[12]遗传距离在籼稻杂交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 张良韬,刘德金. 1993

[13]籼型三系杂交稻及亲本感光特性的研究. 朱雄涛,林伟峰,黄宝华,雷捷成. 2001

[14]高异交率、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全丰A的选育与利用. 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吴志源,胡荣华,谢美珠,游年顺. 2012

[15]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82选育与应用的启示. 吴方喜,郑家团,谢华安. 2012

[16]大穗型籼稻不育系京福1A的选育及其组合筛选. 郑秀萍. 2003

[17]早籼杂交稻粒形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18]籼稻茎叶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林强,梁康迳,郑秀平,吴志源,周天理,周元昌. 2009

[19]籼稻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体系优化及愈伤组织褐化原因剖析. 肖开转,王进兰,郑燕梅,蔡秋华,张建福,谢华安. 2016

[20]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77的应用. 吴方喜,郑家团,谢华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