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小麦主要品质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文雄 1 ; 介晓磊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紫小麦;品质性状;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397-4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紫粒小麦有关品质性状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紫小麦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效应值差异较大。高原115×陇春23、高原115×宁春4号等6个组合的SCA在5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选择优质紫小麦的优势组合。②紫小麦同一穗部性状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陇春432×宁春4号是选择紫粒品种穗部性状的理想组合。黑小麦76×陇春23组合是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穗粒重的最好组合。③从配置的16个组合分析,黑小麦76×陇春23这一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SCA效应,应作为重点组合加以选择。

  • 相关文献

[1]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王利民,张建平,党照,裴新梧,党占海. 2016

[2]向日葵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贾秀苹,卯旭辉,岳云,梁根生,赵晓文. 2017

[3]胡麻17份亲本及组合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党照,张建平,王利民,汪平,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赵玮. 2024

[4]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杂优潜势研究. 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王振军,王国华. 2005

[5]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寇思荣,何海军. 2003

[6]河西灌区不同覆盖对土壤水温和玉米增产效应的影响. 闫妍名,孙建好,陈英,李伟绮,赵建华. 2015

[7]13个藜麦材料在甘肃临夏旱作区适应性的初步评价. 黄杰,杨发荣,李敏权,魏玉明,顾娴,漆永红. 2016

[8]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杨芳萍,王生荣. 2003

[9]两种高原环境下春小麦品质比较研究. 张梅妞,张怀刚,杨文雄,陈志国,葛菊梅. 2005

[10]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马小乐,柴守玺,方永丰,孟亚雄,袁俊秀,尚勋武,王化俊. 2010

[11]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张环,董煚,杨文雄,张国宏. 2008

[12]甘肃省近期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李玉芳,李望鸿. 2003

[13]胡麻种质资源籽粒表型与品质性状评价及其相关性研究. 赵利,王斌,苗红梅,马琴. 2020

[14]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杨清华,邱军,李海,杨天育,程炳文,赵敏,刘国庆,高小丽,冯佰利. 2017

[15]甘肃省旱作区10个炸片马铃薯品系品质表现分析. 余斌,刘娟,黄锐,袁剑龙,叶夕苗,段惠敏. 2019

[16]甘肃省冬小麦品质性状初步研究. 李兴茂,张国宏,雍致明. 2003

[17]47份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方彦杰,潘永东,包奇军,徐银萍,刘建华. 2013

[18]抗旱丰产春小麦陇春27号配粉特性研究. 袁俊秀,虎梦霞,张俊儒,马小乐,王世红,杨文雄. 2014

[19]播期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袁俊秀,尚勋武,杨文雄,王化俊,马小乐. 2008

[20]提高陇东旱塬区冬小麦品质的氮肥调控技术研究. 王立明.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