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岷江源区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土壤无机磷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钰琛 1 ; 宋怡珂 2 ; 周俊 3 ; 盖艾鸿 1 ; 石凝 4 ; 孙建 5 ; 王金牛 4 ; 吴彦 4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磷的有效性;树线交错带;生长时期;植被带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生态化学计量比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603-6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和斗鸡台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不同深度土壤(0-15和15-30 cm)无机磷组分的季节动态(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末期)和空间赋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土壤无机磷的含量受到生长期、植被类型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斗鸡台土壤活性无机磷(NaHCO3-Pi)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低;卡卡山草甸(56.0 mg·kg-1)、树种线(68.4 mg·kg-1)和密闭森林(65.7 mg·kg-1)土壤活性无机磷含量在生长季末期最高(P<0.05);两处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中等活性无机磷(NaOH-Pi)含量在生长季末期均达到最高值(P<0.05)。2)密闭森林样带的土壤无机磷主要形态是活性无机磷,HCl-Pi是树种线样带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中等活性无机磷和残留无机磷(Residual-P)是草甸区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3)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水量、酸碱度以及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无机磷组分的变化显著相关。

  • 相关文献

[1]不同含水量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王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张英,周汉林,刘国道,王坚. 2013

[2]氮肥处理下高寒草甸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蒋胜竞,罗佳佳,金中财,石国玺,柴宇星,刘永俊,冯虎元. 2018

[3]藏东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周转变化特征. 徐梦,李晓亮,蔡晓布,李晓林,张旭博,张俊伶. 2018

[4]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吕瑞,段瑞军,罗研华,徐微风,刘姣,胡新文,郭建春. 2019

[5]橡胶凋落叶覆盖对胶园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薛欣欣,吴小平,罗微,魏云霞,罗雪华,王文斌,王大鹏,张永发,赵春梅. 2020

[6]金钟藤蔓延成灾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纵熠,黄乔乔,李晓霞,范志伟,沈奕德. 2015

[7]橡胶树小袋苗沼肥效果试验. 成镜,张志扬,丰明,彭素娜,张永发,王新龙,王为辉. 2017

[8]林下种植巴西铁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李洪立,何云,申志斌. 2007

[9]不同环境因子对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吴东明,阴文芳,宋怡柯,李勤奋,武春媛. 2022

[10]金钟藤与掌叶鱼黄草水浸液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纵熠,黄乔乔,李晓霞,范志伟,沈奕德. 2015

[11]3种南药-橡胶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对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袁媛,孟磊,庞玉新,潘凤娥,阮孙兰,周苗,胡云飞. 2017

[12]生物炭改良土壤机理及其在我国热区应用前景综述. 赵秋芳,赵青云,王辉,王华,庄辉发. 2014

[13]不同种植地胆木根际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陈燕艳,徐诗涛,王德立,王军,周元元,侯祥文. 2022

[14]复合肥配施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小麦产量、土壤理化及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孙一鸣,王宁,赵雅琦,刘树泽,韩哲,姚继涛,王昌跃,王灿. 2024

[15]轮作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侯梅芳,寇枘,岳政府,邹雨坤,王进闯,刘贝贝,张俏燕,李勤奋. 2024

[16]不同产量水平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詹杉,吴敏,马海洋,王桂花,林琛茗,茶正早,王大鹏. 2024

[17]蔗叶还田对蔗田土壤生态和甘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谭贤教,彭李顺,曹峥英,甘仪梅,武媛丽,蔡文伟. 2024

[18]间作菠萝对椰子生长及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 卢丽兰,刘莹莹,王玉萍,弓淑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