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子处理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顺华 1 ; 吴萍 1 ; 孟淑春 1 ; 宫国义 1 ; 邢宝田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处理;快速干燥;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瓜菜

ISSN: 1673-2871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5-9

摘要: 利用干燥与药剂相结合、引发与药剂相结合的种子采后处理方法对西瓜种子的除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应用PCR方法检测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幼苗生长方法检测人工接种和自然带菌(Ac)的西瓜种子,结果表明,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中,从没有发酵经室内阴干4h后热风烘干、以及不管是否发酵室内阴干的种子上均检测到Ac菌的特异性条带。人工接种Ac菌的西瓜种子随着室内阴干时间的延长,幼苗细菌性果斑病(BFB)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由阴干3h的0.9%上升到阴干6h的20.4%。同时随着阴干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成苗率降低,由阴干3h的52.6%下降到阴干6h的23.9%。说明快速干燥能有效控制带菌种子幼苗BFB的发生,提高种子的健康质量。不同杀菌剂对自然带菌(Ac)西瓜种子杀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药剂处理种子还是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种子,其种子质量都没有显著的差别。药剂处理的种子平均每株幼苗的鲜质量均高于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种子幼苗的鲜质量。通过幼苗生长鉴定,含药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57.1%~78.6%之间,而药剂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84.6%~100.0%之间。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对降低幼苗BFB发病率的效果要差。

  • 相关文献

[1]种子处理对西瓜苗期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 宋顺华,徐秀兰,吴萍,孟淑春,耿丽华. 2017

[2]种子处理对西瓜出苗率和幼苗长势的影响. 徐秀兰,宋顺华,耿丽华,徐茂,芦金生,相玉苗,高会芳. 2014

[3]西瓜重要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徐秀兰,宋顺华,张志勇,吴学宏,耿丽华. 2016

[4]一种复配型种子处理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宋顺华,吴萍,宫国义,耿丽华,孟淑春. 2016

[5]两种微生物杀线剂联合噻唑膦对西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张涛涛,董丹,赵娟,张桂娟,李永达,刘霆. 2022

[6]西瓜及其砧木苗期褐斑病的发生和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宋顺华,徐茂,史越,张入,孟淑春,耿丽华. 2022

[7]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国航,栗雨勤,王卫红,柳斌辉,杨洪春,赵久然. 2010

[8]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9]不同类型砧木嫁接对西瓜苗期若干性状的影响. 杨冬艳,冯海萍,曲继松,张丽娟,于蓉,郭文忠. 2014

[10]西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 许勇,张海英,康国斌,范敏,王永健,陈杭. 1999

[11]国际西瓜基因组计划最新研究进展. 许勇,郭绍贵,张海英,任毅,赵泓,吕桂云,宫国义. 2009

[12]真空渗入转化法及脱落酸对西瓜遗传转化的影响. Zong Mei,宗梅,Guo Ning,郭宁,Wang Guixiang. 2019

[13]黄淮海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落卵量与赤眼蜂(Trichogramma)对玉米螟卵寄生的关系. ^A王素琴^B1^D1%^A石洁^B2^D2%^A康总江^B3^D1%^A刘玉瑛^B4^D2. 2004

[14]人工卵赤眼蜂对番茄地二代棉铃虫控制效果研究初报. 王素琴,黄宁兴,秦凯,张帆,张文山,王德清,崔文青,田兆迎. 2002

[15]生防菌与大扫灭防治黄瓜根结线虫. LIU Ting,刘霆,LIU Wei-cheng. 2010

[16]西瓜基因组框架图绘制与果实品质基因挖掘. 张海英,林魁,张明方,张建国,张永兵. 2016

[17]菌糠西瓜、甜瓜育苗试验. 薛婷婷,韩梅琳,孙晓红,王继华. 2015

[18]精甲霜灵在西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陈莉,贾春虹,朱晓丹,贺敏,余苹中,赵尔成. 2010

[19]北京顺义西瓜病毒病的检测. 宋顺华,吴萍,徐荗,耿丽华,孟淑春. 2018

[20]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中氟唑菌酰羟胺残留. 智沈伟,李兴海,赵尔成,贾春虹,朱晓丹.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