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采收期海南姜黄挥发油的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羊青 1 ; 晏小霞 1 ; 王茂媛 1 ; 王建荣 1 ; 王清隆 1 ; 王祝年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姜黄;海南;挥发油;不同采收期;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09 期

页码: 1866-18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海南产姜黄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姜黄精油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根茎膨大期(10-17)姜黄精油的含量最高,达到80 mL/kg,此后姜黄精油的含量有所减少,至姜黄枯萎期时(03-04)精油含量为67 mL/kg;不同采收期姜黄精油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4个采收期姜黄精油分别鉴定出36、36、34和34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芳姜黄酮、α-姜黄酮、姜醇、β-红没药烯、2-表-α-雪松烯、芳姜黄烯等倍半萜类化合物,且尤以芳姜黄酮在不同时期姜黄精油中含量最高,分别占总量的49.259%、33.794%、33.610%和44.829%。

  • 相关文献

[1]遮荫对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晏小霞,羊青,王茂媛,王建荣,何际婵,王祝年. 2014

[2]两种土壤栽培下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羊青,晏小霞,王祝年,王茂媛,王建荣,王清隆. 2015

[3]不同产地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羊青,晏小霞,王茂媛,王清隆,王建荣,王祝年,李万蕊. 2016

[4]基于GC-MS分析不同资源姜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 刘梦婷,王清隆,羊青,王祝年,晏小霞,汤欢,袁浪兴,王茂媛,冯世秀. 2024

[5]中国沉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英文). 梅文莉,曾艳波,吴娇,崔海滨,戴好富. 2008

[6]超临界CO2萃取汽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糯米香茶中的挥发油. 谭乐和,尹桂豪,章程辉,刘红. 2008

[7]鸡屎藤叶中挥发油的超临界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尹桂豪,王明月,曾会才. 2009

[8]散尾葵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郑丽霞,高泽正,吴伟坚,符悦冠. 2010

[9]苎叶蒟叶油的化学成分. 宗迎,刘红,邬华松,张水平,郝朝运. 2013

[10]云南不同地区草果物理性状、精油含量及组成分析. 谷风林,张林辉,房一明,刘光华,沈绍斌,姜太玲,段春芳,宋记明,蔡莹莹,黄菲菲. 2018

[11]海南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对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性的研究. 王丹,丁书仙,江芊,汪雪凤,王清隆,王茂媛,陈晓鹭,赵建平,于福来. 2024

[12]不同产地姜黄甲醇和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方旖旎,王雅丽,陈惠琴,戴好富,关亚丽. 2020

[13]外源茉莉酸甲酯对姜黄产量和姜黄素含量的影响. 晏小霞,任保兰,王茂媛,王清隆,羊青,王祝年. 2020

[14]"RN-5"品系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差异比较. 葛宇,吴斌,臧小平,林兴娥,王甲水,马蔚红,吴琼. 2018

[15]油梨枝条和叶片不同发育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葛宇. 2019

[16]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朱科学,刀春丽,顾文亮,徐飞,谭乐和. 2020

[17]3种大顶苦瓜种质种子脂溶性成分比较鉴定. 刘子记,王茂媛,朱婕,杨衍. 2018

[18]HS-SPME/GC-MS测定澳洲坚果焙烤香气成分. 静玮,苏子鹏,刘义军,林丽静. 2016

[19]油梨果肉和种子的精油成分分析. 葛宇,司雄元,吴斌,孙少春,林兴娥,臧小平,谭林,王甲水,马蔚红. 2018

[20]GC-MS法分析白色苦瓜种质种子脂溶性成分. 刘子记,王茂媛,党选民,朱婕,杨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