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施龙清 1 ; 解振兴 1 ; 姜照伟 1 ; 董萌 1 ; 占志雄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褐飞虱;褪黑素;内源性激素;性别差异;水稻害虫;翅型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687-6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褪黑素在褐飞虱各发育阶段的含量情况。【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对1~5龄若虫和两种翅型雌、雄成虫体内褪黑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褐飞虱若虫期褪黑素含量在1~2龄若虫时期最低,平均为378.5 pg·g-1。3龄若虫褪黑素含量最高,为856.6 pg·g-1。4龄若虫褪黑素含量下降,为810.7 pg·g-1,与3龄无显著差异。5龄若虫褪黑素含量下降显著,为574.5 pg·g-1。褐飞虱成虫褪黑素含量与性别显著相关,但受翅型影响不明显。雌、雄成虫间的褪黑素水平有极显著差异,长、短翅雄性成虫的褪黑素含量分别为978.3 pg·g-1和969.6 pg·g-1,而长、短翅雌性的褪黑素含量仅为76.1 pg·g-1和176.8 pg·g-1,甚至低于1~2龄若虫时期。【结论】初步明确了褐飞虱各发育阶段体内褪黑素含量变化特点,为后续研究褐飞虱褪黑素功能及机理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迁飞研究的新方法探讨. 张晓俊,黄玉清,魏辉. 2001
[2]水稻褐飞虱移动行为规律初探. 施龙清,林祁,刘端华,刘锋,占志雄. 2019
[3]三种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Yong Chen,陈勇,Houjun Tian,田厚军,Yinxin Chen. 2017
[4]刺葡萄愈伤组织褪黑素生物合成基因SNAT2、COMT3的克隆及其对光质的响应. 贺丽媛,赖恭梯,李思雨,许恒,林俊璇,郭奥琳,赖钟雄,赖呈纯. 2024
[5]外源褪黑素对新白8号枇杷果实日灼和果皮解剖结构的影响. 高雨薇,邓朝军,许奇志,李浩伟,项于倩,马翠兰,蒋际谋. 2024
[6]外源褪黑素对青椒幼苗耐冷性影响. 练冬梅,赖正锋,李洲,林碧珍,姚运法,张少平,洪建基. 2022
[7]褪黑素测定方法及玉米、水稻种子中褪黑素含量的分析研究. 王金英,江川,李书柯,郑金贵. 2009
[8]水稻品种(组合)抗褐飞虱鉴定技术规程. 邱良妙,陈爱华,刘其全,施龙清,占志雄. 2020
[9]6种杀虫剂对水稻褐飞虱田间种群的毒力及控制作用. 邱良妙,林仁魁,吴玮,占志雄. 2011
[10]近几年我国褐飞虱迁飞的研究概况及RAPD技术的应用. 张晓俊,李三暑,黄玉清. 2001
[11]2015年福建省局部地区褐飞虱暴发成灾主要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 邱良妙,刘其全,林仁魁,占志雄. 2016
[12]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姜身飞,何炜,陈丽萍,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虱缨小蜂规模饲养与冷藏技术规程
作者:张居念;施龙清;连玲;吴春珠;董萌;解振兴;姜照伟
关键词:稻虱缨小蜂;饲养;冷藏
-
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生育期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作者:解振兴;朱业宝;施龙清;董萌;张居念;连玲;吴春珠;姜照伟
关键词:种植方式;再生稻;水稻产量;温光资源
-
施氮水平对福香占种子耐储藏性的影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王颖姮;黄康德;蔡秋华;徐淑英;林强;潘丽燕;姜照伟;吴方喜;马静;谢华安;张建福
关键词:福香占;种子耐储藏性;施氮量;高产栽培技术
-
稻虱缨小蜂在不同寄主上的适合度
作者:张居念;连玲;吴春珠;董萌;施龙清;解振兴;姜照伟;占志雄
关键词:稻虱缨小蜂;寄主;适合度
-
福建省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其增产潜力与发展对策
作者:翁伯琦;刘岑薇;陈华;李艳春;林怡;姜照伟;王义祥
关键词:再生稻;生产现状;发展思路;对策;福建省
-
水稻优良三系不育系福农A多抗性基因分析及表达特性研究
作者:连玲;涂诗航;张居念;董萌;何炜;郑燕梅;解振兴;施龙清;姜照伟;吴春珠
关键词:福农A;稻瘟病抗性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分析
-
不同虫态稻虱缨小蜂低温贮藏后的适合度
作者:张居念;连玲;吴春珠;董萌;施龙清;解振兴;姜照伟;占志雄
关键词:稻虱缨小蜂;冷藏;适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