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马铃薯高代品系的引进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文彬 1 ; 李华伟 1 ; 许泳清 1 ; 林志坚 1 ; 纪荣昌 1 ; 邱思鑫 1 ; 汤浩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马铃薯;高代品系;品比试验;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691-6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选育或引进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在福建省推广应用,2016年11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2个马铃薯高代品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N182、D597、D862、N157、N209和N215等6个品系产量比对照紫花851高7%以上,建议这6个品系继续进行多点试验,以确定其稳产性和推广价值。在筛选出的6个高代品系中,N182、D597和D862等3个品系在产量方面表现突出,均比对照紫花851增产50%以上;N182、N157和D597等3个品系在品质方面表现突出,其中N182的维生素C含量(27.1mg·hg~(-1)),N157的钾含量(2.94g·hg~(-1)),D597的甲硫氨酸(0.12g·hg~(-1))、缬草氨酸(0.51g·hg~(-1))、异亮氨酸(0.35g·hg~(-1))、苯丙氨酸(0.46g·hg~(-1))、组氨酸(0.16g·hg~(-1))、丝氨酸(0.42g·hg~(-1))、甘氨酸(0.37g·hg~(-1))和胱氨酸(0.09g·hg~(-1))等8种氨基酸含量均在参试品系(种)中居第一位。

  • 相关文献

[1]麸酸型有机复混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养分累积吸收的影响. 林诚,王飞,李清华,李昱,何春梅,林新坚. 2009

[2]地膜与稻秸覆盖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抑草效应. 许国春,罗文彬,李华伟,许泳清,纪荣昌,汤浩. 2021

[3]新型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卫华,丁洪,颜明娟,张玉树. 2007

[4]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陈永聪,陈阳. 2017

[5]叶菜用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林晓淋,林清. 2011

[6]黄秋葵新品系比较试验. 姚运法,李和平,练冬梅,赖正锋,洪建基. 2017

[7]4个食用型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张树河,徐强,周龙生,李海明,潘世明,郑开斌. 2017

[8]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傅松,傅树斌,王丁祥,许国春. 2019

[9]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与施用技术研究. 林永忠,李小萍,姜照伟,翁定河. 2012

[10]马铃薯原种冬季扩繁不同密度栽培试验. 纪荣昌,罗文彬,李华伟,许泳清,邱永祥,刘中华,邱思鑫,汤浩. 2014

[11]冬种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高产栽培试验. 梁金平,汤浩,张志勇,张川,吴文明,罗文彬. 2012

[12]9个绿肥紫云英品种(系)在汉中地区的适应性. 吴玉红,王吕,郝兴顺,何春梅,崔月贞,黄毅斌,张春辉,何忠军. 2021

[13]仁秆两用型花生辐射选育新品系比较试验. 黄水珍,郑向丽,徐国忠,谢善松,王俊宏,翁伯琦. 2013

[14]果蔗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李海明,李和平,张树河. 2017

[15]草莓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郑益平,杨志敏,陈坚,庄志鸿,朱炳耀. 2017

[16]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何云燕,吴松海,郑家祯,赖德芳. 2013

[17]苦瓜新组合比较试验. 潘仰星,韩立芬,苏建荣,邓昌琳. 2013

[18]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 王洪飞,黄妙春,董瑞霞,游晴如,黄庭旭. 2017

[19]闽南本地番石榴种质资源品比试验. 张朝坤,陈天佑,康月惠,康仕成,张丽梅. 2018

[20]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选育简报. 陈荣冰,黄福平,陈常颂,游小妹.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