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秀花 1 ; 马娟 2 ; 陈书龙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分布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162-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9-2011年对河北省10个地区55个县的小麦孢囊线虫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共采集土样719份。调查结果表明:孢囊总检出率为52.7%,其中冬麦区孢囊的检出率为61.2%,春麦区孢囊检出率为0。石家庄地区孢囊检出率最高,达90%,各地区孢囊检出率大小顺序依次为:石家庄、邢台、保定、邯郸、廊坊、衡水、唐山、沧州、张家口、承德。其中唐山滦南县与任丘市孢囊线虫发生最为严重,分别有11.8%和7.7%地块每100mL土中的孢囊数量在40个以上。沙壤土中孢囊线虫的检出率最高,达63.0%,壤土与黏土中小麦孢囊线虫的检出率分别为60%和50%,在沙土地块未发现小麦孢囊线虫。依据孢囊线虫的形态特征,河北危害小麦的孢囊线虫种类应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 相关文献
[1]棉田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葛朝红,孟建朝,师树新,周永萍,赵海龙. 2012
[2]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鹿秀云,郝俊杰,赵鸣,年冠臻,郭庆港,张晓云,马平. 2017
[3]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4]桃红颈天牛发生及生活史的研究. 马文会,孙立祎,于利国,王景涛,陈江玉. 2007
[5]甘薯蚁象在重庆的发生调查及成灾原因初探. 王容燕,陈书龙,王良平,张菡,范开举,邹祥明. 2015
[6]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张海剑,索相敏. 2016
[7]河北省甘薯主产区蛴螬的发生为害调查. 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6
[8]劳氏粘虫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研究进展. 段云,陈琦,郭培,苗进,夏鹏亮,巩中军,蒋月丽,李彤,武予清. 2022
[9]烟草及向日葵上列当Orobanche cumana的发生及其生物防治. 孔令晓,王连生,赵聚莹,栗秋生,赵密霞. 2006
[10]河北省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张海剑,马红霞. 2022
[11]应用性诱剂对福建甘薯蚁象的监测与防治研究. 王容燕,李秀花,马娟,高波,陈书龙. 2014
[12]警惕小麦冠腐病发生及时做好病害防控.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王亚娇,孔令晓. 2016
[13]桃红颈天牛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王景涛,孙立祎,刘铁铮,张立烟. 2007
[14]玉米新害虫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与为害特点. 屈振刚,赵聚莹,张海剑,张小风. 2008
[15]三连栋日光温室温度场分布及应用. 尹庆珍,张天策,宫彬彬,郄丽娟,韩建会. 2020
[16]河北省番茄病毒病种类鉴定及分布. 张爱红,杨菲,李希望,邸垫平,苗洪芹,潘阳,孙祥瑞,张尚卿,孙茜. 2019
[17]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分布及年生长特性研究. 马玉芳,王洪起,宋红梅,刘海忠. 1993
[18]引起河北省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种类及其分布调查. 纪莉景,栗秋生,王亚娇,王连生,孔令晓. 2017
[19]吡虫啉包衣对黄瓜瓜蚜的防治效果及包衣后药剂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王吉强,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 2008
[20]河北省麦田蚜茧蜂的种类与分布. 任雪娟,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斑驳坏死病发生的温度效应和防控药剂筛选
作者: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斑驳坏死病;终极腐霉;杀菌剂;毒力
-
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马娟;高波;李秀花;王容燕;黄山;陈书龙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噻唑膦;硅肥;增效作用
-
常用杀线虫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焦永吉;丁华锋;许相奎;仝允正;刘建平;周扬;蒋士君;马娟;崔江宽
关键词:杀线虫剂;腐烂茎线虫;辛硫磷;阿维菌素;甘薯;防治效果
-
吡虫啉和噻虫胺在甘薯中的分布动态及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容燕;高波;盖宏宇;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蛴螬;吡虫啉;噻虫胺;防治效果
-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焦文哲;马娟;高波;李秀花;陈书龙;王容燕
关键词:斜纹夜蛾;蓖麻;甘薯;油菜;生长发育
-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RPA-LFD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高波;马娟;李秀花;王容燕;陈书龙
关键词:马铃薯腐烂茎线虫;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DNA-ITS;可视化快速检测
-
木醋液与噻唑膦联合应用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
作者:马娟;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噻唑膦;木醋液;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