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白琪 1 ; 田俊策 1 ; 鲁艳辉 1 ; 臧连生 1 ; 吕仲贤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赤眼蜂;嗅觉反应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584-5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3种稻田常见赤眼蜂,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 Ashmead、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对水稻主要鳞翅目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反应,本研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赤眼蜂对0.01、0.1、1、10、100和1000μg 6种不同剂量性信息素诱芯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二化螟性信息素对稻螟赤眼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对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吸引作用不明显。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对3种赤眼雌蜂仅在特定浓度下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说明赤眼蜂可以利用寄主的性信息素对寄主进行定位。利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对赤眼蜂吸引力的特性可用以促进非稻田生境中的赤眼蜂向稻田迁移从而提高稻田的生物防治能力。

  • 相关文献

[1]氟虫双酰胺防治早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效果. 傅福全,徐国荣,董明灶,范仰东,俞法明. 2011

[2]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李晓维,罗雪君,王丽坤,章金明,张治军,黄俊,吴建辉,吕要斌. 2019

[3]花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祝晓云,张蓬军,吕要斌. 2012

[4]稻螟赤眼蜂诱导滞育条件的优化. 时亚东,田俊策,王国荣,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20

[5]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赤眼蜂毒性与安全评价. 吴长兴,王强,赵学平,吴声敢,陈丽萍. 2008

[6]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祝小祥,苍涛,王彦华,吴长兴,赵学平,王强. 2014

[7]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王彦华,俞瑞鲜,赵学平,安雪花,陈丽萍,吴长兴,王强. 2012

[8]手性氟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和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苍涛,王新全,王彦华,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俞瑞鲜,赵学平. 2012

[9]不同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 俞瑞鲜,俞卫华,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苍涛,赵学平. 2009

[10]不同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的解毒酶活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 王彩云,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田俊策,鲁艳辉,吕仲贤. 2017

[11]不同生育期剪叶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生理的影响. 吴降星,郑许松,周光华,刘桂良,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2013

[12]稻纵卷叶螟对不同植物的产卵趋性与取食选择. 李传明,韩光杰,杨亚军,祁建杭,刘琴,徐健,吕仲贤. 2017

[13]西双版纳稻田稻纵卷叶螟与其近缘种宽纹刷须野螟的种群动态. 杨亚军,彭文君,祁春学,石兆云,郭荣,徐红星,吕仲贤. 2019

[14]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程度及其卵寄生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郑许松,田俊策,侯建军,吕仲贤. 2018

[15]禾本科杂草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功能性植物的可行性. 郑许松,田俊策,杨亚军,朱平阳,李宽,徐红星,吕仲贤. 2017

[16]不同品种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产卵量的影响. 王亭,徐红星,杨亚军,郑许松,吕仲贤. 2018

[17]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杨亚军,王彩云,徐红星,鲁艳辉,吕仲贤. 2018

[18]诱捕器设置高度和密度对稻纵卷叶螟诱捕效果的影响. 叶春福,蓝建军,李阳,田俊策,吕仲贤,郑许松. 2017

[19]稻纵卷叶螟的人工饲养技术. 徐红星,钱佳宁,王国荣,吕仲贤,杨亚军. 2021

[20]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程度及其卵寄生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郑许松,田俊策,侯建军,吕仲贤.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