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用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超英 1 ; 计小江 1 ; 吴春艳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新型增效尿素;氮肥用量;产量;养分利用率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3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333-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1年在浙北的黄松田上,以高产水稻品种明珠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普通尿素和海藻尿素时,稻谷产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施用腐植酸尿素和氨基酸尿素时,中等氮用量(180kgN.hm-2)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水稻地上部N总吸收量按下列次序递减:海藻尿素(253.5kgN.hm-2)>腐植酸尿素(242.1kgN.hm-2)>普通尿素(236.8kgN.hm-2)>氨基酸尿素(230.8kgN.hm-2)。N总吸收量和每100kg籽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养分内部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水稻稻谷产量与每100kg籽粒需氮量、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养分内部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用量应当控制在180kgN.hm-2左右。3种新型增效尿素只有在施用中氮用量(180kgN.hm-2)时才表现出比普通尿素更大的增产作用。

  • 相关文献

[1]氮肥用量对水稻明珠2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超英,计小江,吴春艳. 2013

[2]集约化稻田养分均衡调控研究. 丁能飞,郭彬,林义成,刘琛,傅庆林,李建强. 2010

[3]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红,曹凯,张贤. 2014

[4]等量蚕豆鲜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单季晚稻的影响. 王建红,张贤,曹凯,华金渭. 2015

[5]脂肪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郑荷花,李伟,张莉莉,喻红波,李伟,吕佳琪,王恬. 2013

[6]优质高产高抗油菜浙大619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管耀祖,赵捷,陈少宝. 2012

[7]‘浙油18’直播高产栽培机理的研究. 邵美红,孙加焱,林宝刚,张冬青. 2011

[8]施氮对田菁翻压还田滩涂盐渍土碳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邢锦城,洪立洲,朱小梅,刘冲,董静,王建红,韩建均,张振华. 2024

[9]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10]红壤稻田施用磷矿粉和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滕淳茜,孟赐福,吴崇书,吕晓男,赵森荣. 2004

[11]钾肥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叶定池,林华,赵佩欧,许俊勇,严文潮. 2007

[12]滨海盐土肥盐耦合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俞海平,郭彬,傅庆林,丁能飞,刘琛,林义成. 2016

[13]水稻硫素营养和施硫效应的研究进展. 孟赐福,姜培坤,曹志洪,徐秋芳,周国模. 2010

[14]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陈红金,章日亮,吴春艳. 2019

[15]稻田杂草和灌浆期水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周维明,楼珍彦,陈国安,宋肖琴,陈义. 2020

[16]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机械穴直播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俞法明,朱国富,杨曙东,王晓峰,翟荣荣,叶靖. 2019

[17]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施俊生,王仁杯,郁晓敏,李燕. 2019

[18]缓释氮比例对一次性施肥单季晚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金萍,陈照明,王强,马军伟,俞巧钢,叶静,马进川,孙万春,潘建清. 2021

[19]施肥调节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 王国荣,韩尧平,沈蔷,杨稳堂,王国迪,吕仲贤,郑许松. 2015

[20]氮素处理对水稻浙粳22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育后期与叶片光合特性间的关系. 陆艳婷,张小明,黄福灯,叶胜海,李春寿,金庆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