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天宇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夏谷;雄性不育;杂交种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1991 年 02 期
页码: 35-39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种内远缘杂交、转育等方法选育出抗倒、抗病,适宜夏播的谷子核隐性高度雄性不育系。证实了这些不育系的不育性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msms)控制,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期。并利用高度雄性不育系的特点一系两用。用这些不育系同苗期带有相对显性指示性状的恢复系测交,在2940个组合中选出了8个增产20%以上的两系杂种组合。两系杂交种生产初步示范超标34—43%,填补了我国夏谷区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的空白。
- 相关文献
[1]3个自选玉米杂交种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九云,郑积德,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陈霞,李广敏. 2005
[2]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6006的选育和恢复性研究.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秦君,孙世刚,郭秀林,郑彦平,李广敏. 2004
[3]冀玉8号雄性不育化的选育和利用. 马春红,郑积德,陈霞,孙世刚,张文英,郑彦平,李广敏. 2005
[4]专用金得乐对夏谷茎秆特性·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郝洪波,崔海英,戴茂华,刘朋程,李明哲. 2018
[5]中秆紧凑、半紧凑型夏谷新种质的创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刘正理,李素英,程汝宏,全建章. 1999
[6]夏谷新品种冀谷17号的选育. 乔仁甫,曹彩云,周巧梅. 1999
[7]高矫秆复谷发育差异与其叶片POD酶谱变化的相关研究. 籍贵苏,杜瑞恒. 2001
[8]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夏谷芽期的影响. 时丽冉,崔兴国,李会芬,李明哲. 2011
[9]高矮秆夏谷个体发育差异及产量形成特点的研究. 籍贵苏,崔路平,郝风武. 2000
[10]夏谷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荫梅,凌莉. 1989
[11]污水灌溉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孟春香,郭建华,韩宝文. 1999
[12]河北省审(鉴)定夏谷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 张磊,耿立格,王丽娜,马继芳. 2011
[13]夏谷新品种冀谷14号的选育. 程汝宏,刘正理. 1998
[14]河北夏谷丰产带建设综合配套技术的开发. 韩爱民,相金英,王兴国,梁双波. 1998
[15]夏谷叶面积与穗粒重相关关系的研究. 田瑞珍,全建章. 1998
[16]盐胁迫对不同品种夏谷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崔兴国,时丽冉,李明哲. 2012
[17]高矮秆夏谷发育差异与其叶片POD酶谱变化的相关研究. 籍贵苏,杜瑞恒. 2001
[18]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9]咪唑乙烟酸对小麦品种衡观35挑旗期杀雄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赵明辉,李会敏,乔文臣,付庆云,张香菊,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20]6048多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翟彩霞,刘子会,李运朝,郑彦平,李广敏.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品种抗旱性分析及在雨养旱作中的应用
作者:杨国航;王卫红;宋慧欣;栗雨勤;齐华;王天宇;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抗旱萌发指数;播期;抗旱指数;雨养旱作
-
小麦近缘野生种抗除草剂Dalapon变异体的筛选
作者:吕爱枝;赵和;王天宇;王海波
关键词:小麦近缘野生种;抗除草剂;变异体
-
SSR和AFLP分析玉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作者:杜金友;黎裕;王天宇;石云素;宋燕春;王海波
关键词:玉米;AFLP;SSR;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
-
转基因小麦目标基因通过花粉漂流的可能性研究
作者:吕爱枝;赵和;王天宇;王海波
关键词:小麦;花粉;有效漂移;转基因;生态安全性评估
-
应用抗除草剂基因型谷子实行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作者:王天宇;杜瑞恒;陈洪斌;亨利达门西;阿兰弗朗夷
关键词:
-
夏谷两系杂交种(1066A×C445)产量优势形成基础研究
作者:杜瑞恒;王天宇;程汝宏;张玉宗;郭永华
关键词:谷子;杂交种;籽粒产量;光合作用;经济系数
-
谷子高度雄性不育基因在常规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作者:王天宇;杜瑞恒
关键词:谷子,高度雄性不育,育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