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棕榈蓟马消化道组织学与形态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穆野 1 ; 陈粉粉 1 ; 魏辉 2 ; 郑雪 3 ; 陈勇 2 ; 张洁 3 ;

作者机构: 1.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福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缨翅目;蓟马科;棕榈蓟马;消化道;形态学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1309-13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不仅可以直接取食为害作物,而且能够传播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病害,给我国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探讨了棕榈蓟马成虫消化道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结构,旨在为今后研究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在棕榈蓟马体内的侵染路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观察棕榈蓟马消化道整体形态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棕榈蓟马消化道超微结构.[结果]棕榈蓟马消化道由前肠、中肠、后肠和马氏管组成.前肠包括咽、食道、嗉囊和贲门.中肠分为前中肠、中中肠和后中肠3个部分;中肠没有围食膜,前中肠微绒毛表面有微绒毛膜,后中肠肠壁根据细胞形态分为褶皱端和扁平端,微绒毛没有微绒毛膜.后肠由回肠和直肠组成;回肠的肠壁肌肉发达,肠腔周围有一层角质层;直肠内部有大量微生物.马氏管有4根,着生在中肠与后肠的分界线处;马氏管处微绒毛密集但形状不规则,管壁细胞内有大量囊泡.[结论]本研究描述了棕榈蓟马消化道的形态与组成,分析了不同部位的功能,为研究病原物在蓟马体内的侵染路径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干粉与等量全价配合饲料喂猪效果比较. 邱孝煊,张辉,吴一群,何春梅,王利民,刘彩玲,黄毅斌. 2020

[2]20份石斛兰资源形态学多样性研究. 李和平,何炎森,余松金. 2021

[3]国内菜用黄花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郑家祯,李和平,赖正锋,洪建基,吴松海. 2018

[4]中小花型蝴蝶兰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与SRAP分析. 钟淮钦,钟海丰,林兵,黄敏玲,吴建设,樊荣辉. 2013

[5]沿海砂滩地柑桔新病害——东海根结线虫的发生和鉴定研究. 郑良,林敏,郑木华. 1990

[6]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垫料中曲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肖荣凤,朱育菁,刘波,潘志针,刘国红,刘芸. 2017

[7]大栏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中青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肖荣凤,王阶平,刘波,陈峥,陈燕萍,陈倩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